有关一代枭雄内鬼是谁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1949年,经过毛主席的多次请求,在征得贺子珍同意后,13岁的小李敏被接回到了毛主席的身边,从这一天起,她便开始跟随父亲以及同父异母妹妹李讷一起生活。

  少年时期的姐妹二人在父亲的调和下,相处得倒还愉快,但是,在父亲毛主席逝世后,俩人的关系又是如何呢?是否还如同幼年时一般亲昵呢?姐妹两家又是否常走动?

  1949年夏季的一天,李敏被工作人员接回到毛主席北京的住处,9年后再次相见,李敏显得多少有些局促,以前在苏联生活的时候,李敏经常听母亲提起父亲,说他是一个伟大的人,可是,离开父亲时,她仅有4岁,之后的岁月中,父亲的模样只在母亲的形容中呈现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早已忘却了父亲的真实模样,如今再次见到,难免会觉得陌生。

  然而,主席对这个离开身边多年的女儿可一点都不陌生,这9年的时间里,他无时不刻都在思念着她,思念着自己的“娇娇”(李敏乳名)。

  毛主席早已提前亲自给李敏安排好了房间,他带着李敏在住所熟悉环境,一边走一边话家常,他牵着李敏的小手,不时的抚摸一下孩子的头,看到李敏还是有些局促后,他笑着说:“这里以后就是你的家啦,不要怕,爸爸以后会一直陪在你身边的,你还有个小妹妹,一会儿她就该下学回来了,等她回来,让她来找你玩耍好不好?”

  待安顿好李敏后,毛主席就回到办公室忙自己的工作去了。傍晚时分,李讷放学回来了,书包都没来得及放下,就兴冲冲地跑进爸爸的办公室,因为她知道,爸爸常念叨的姐姐回家了,一进屋,小李讷就大声的问道:“姐姐呢,我的姐姐呢?”

  毛主席闻声放下了手中的笔,抬起头笑呵呵地说道:“大娃娃回来啦,进屋不先问爸爸好,就知道找姐姐啦!姐姐在自己的房间里休息呢,正好要到晚饭时间了,你去叫姐姐出来一起吃饭喽。”

  李敏当年被送走时,李讷刚出生不久,可以说,姐妹二人之前就几乎没见过面,李讷对于李敏的事情,也都是毛主席亲自讲述给她听的,但是,也仅限于李敏4岁之前的事情,毕竟从4岁之后李敏就离开了父亲。小李讷跑到姐姐的门前,小心翼翼地推开了房门,怯怯地说道:“姐姐,爸爸说叫我喊你一起吃饭。”

  早在刚回国时,母亲就曾与她说过,父亲与别人再组了家庭后又生了一个女儿,临出发前,母亲一再叮嘱她,来到父亲这里不可以任性,对待妹妹要友善。来到北京后,她心里一直很忐忑,她怕自己无法与妹妹相处融洽,怕自己融不进这个家。李讷的一声“姐姐”,打消了这个13岁孩子的所有顾虑。

  在之后的生活中,李敏与李讷一起玩耍,一起学习,大部分时间还是很融洽的,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亲姐妹之间也难免会有争吵,每当二人发生争吵找到父亲评理时,父亲耐心听完二人讲述后也从来不偏帮谁,他都是尽可能的在姐妹之间“和稀泥”,在他看来,这样才是处理姐妹感情的最好方法。

  随着姐妹二人年龄的增长,她们开始有了各自自己的生活。1958年,李敏考入了北师大读书,李讷也进入了寄宿制中学,姐妹二人一周才能回家一次,相聚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然而,感情还是一如既往的亲昵。

  年轻时候的李讷是个直性子,说话直来直往,甚少顾及他人感受,作为姐姐的李敏恰恰相反,对于妹妹的直来直往,李敏大部分时间都是包容的。李讷心直口快,心地却不坏,每每因为说话不当惹祸后,她都会反思自己,然后再去道歉。对于妹妹知错能改的性格,李敏很是欣赏。

  几年后,李敏、李讷二人纷纷找到了意中人,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不幸的是,李讷的婚姻生活只维持了一年多便告终,李讷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回到北京,她拒绝了父亲给予的帮助,坚持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孩子。

  李敏知道后,心疼妹妹的她,总是以各种理由去到妹妹家中看望她和孩子,每次去都会带上一大堆生活必需物品,临走的时候还总会偷偷给李讷留下一些钱。虽然在这段时间,李敏的生活也不好过。

  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李讷永远的失去了父亲,在遭受了第一段失败婚姻后,李讷的情绪总是很不好,父亲的离世对她的打击也是巨大的,为此她终日以泪洗面,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而作为姐姐的李敏,只要有时间就回去陪伴李讷,她用爱温暖着自己的这个小妹妹,在李敏的陪伴下,李讷渐渐走出阴影,几年后,李讷迎来了自己的真命天子,组建了新的家庭。

  父亲的离世,并没有让这对同父异母的姐妹变得生分,反而让她们更加亲密,更加团结,两个家庭的关系也很是融洽,平日里,两家人也总会通个话互相问候,逢年过节,更是会聚到一起,推杯换盏。

有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