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情况?这家公司延期回复上交所近50次

  9月24日,“蓝光存储第一股”紫晶存储(下称“*ST紫晶”)再度公告称,决定延迟回复上交所针对公司2021年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相关事项的问询函,而这已经是*ST紫晶

  虽然目前上市公司延期回复监管问询函的现象屡见不鲜,但像*ST紫晶这样涉及7份问询函且已延期回复近50次的现象,却并不常见。

  据悉,证监会已于今年2月、6月分别对*ST紫晶及其实控人发起立案调查,也成为了科创板首家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的公司。

  *ST紫晶如今乱局或祸起今年年初违规担保事件。今年3月,*ST紫晶公告称,自查发现,截至2022年3月10日,公司及子公司广州紫晶、梅州晶铠存在以银行定期存单共为14家第三方累计提供16笔担保,合计金额3.73亿元,部分资金已被划扣。

  屋漏偏逢连夜雨,因违规担保、大额预付款、应收账款等问题,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这也成为科创板运营以来首单非标年报。随后,紫晶存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变身*ST紫晶,来到退市边缘。

  不仅审计机构,连自家股东也对公司的财报存疑。*ST紫晶董事会决议公告显示,董事温华生、独立董事王铁林、独立董事王煌对公司2021年年报、内部控制报告等议案投反对票或弃权票。

  值得注意的是,*ST紫晶上市后还出现了业绩大变脸。根据公司招股书,2017年至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5364万元、1.04亿元、1.38亿元,实现逐年增长。但2020年上市之后,*ST紫晶实现营业收入5.63亿元,同比仅增长8.97%;归母净利润685.55万元,同比下降93.39%。2021年,*ST紫晶实现营业收入4.58亿元,同比下滑6.69%,归母净利润亏损2.29亿元,同比下滑379.85%。2022年上半年,*ST紫晶实现营业收入1.40亿元,同比下滑32.96%;归母净利润亏损1.33亿元,同比下滑673.15%。

  对于此次延期回复,*ST紫晶在公告中表示,延期期间,公司将组织各方加快工作进度,尽快完成问询函的回复工作,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预计将于2022年10月1日前完成上述问询函的回复披露工作,延期回复期间如上述问询函涉及事项取得实质进展,公司将及时披露相关事项的进展情况,敬请广大投资者谅解。2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上市公司回复交易所问询函有欠积极主动,不仅回复问询的时间跨度长,延期次数还不少,让不少投资者跟着着急上火。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要求,上市公司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一般来说,问询函应在7日之内进行回复,否则有违“及时”规定。

  尤其是“因问询函涉及的相关事项核查需要较多外部单位配合,部分资料尚未获取,目前相关工作仍在推进当中”。等冠冕堂皇的说辞,更不能随便成为上市公司一拖再拖的理由。

  有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如果确实存在回复难度,可以向交易所申请延迟回复,但如果频繁申请延迟回复,尤其涉及关键性问题时,会影响投资者对该企业的判断。注册制下,投资者更多依赖于公开信息,对企业长期价值、基本面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如果延期回复,肯定对投资预期有影响。

  事实上,今年以来,监管层也在持续释放强监管信号,三大交易所频繁发出函件,重点在于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警醒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不越违法违规“红线”。

  而上市公司作为信息披露义务人,对于注册制下的信息披露要求和监管取向变化,应当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披露,是与监管层和投资者沟通最为有效的语言。

  正如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没有什么可以隐藏得住的信息,与其让人指指点点,还不如放开嗓子说几句。在资本市场的审视之下,万万不可沉默不语。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有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