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大,恐婚恐育的现象不乏多见,在被问到是否会选择要孩子时,年轻群体最先想到的回答就是“生不起!”
年轻的家庭经济结构不稳定,在面对生育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也自然是家庭的經濟狀況。畢竟在當下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已然不是每頓飯添雙碗筷那麽簡單,孩子的養育以及教育開支早就悄然成了家庭經濟開支的重要組成部分。
考慮到家庭經濟狀況後,似乎生孩子只能是有錢人的選擇,敢拼生二胎就更加是一種“隱性炫富”行爲了。那麽是不是真的因爲當下養娃費錢,就只有有錢人才能夠放心的生二胎呢?
在郭晶晶嫁給霍啓剛後,媒體們對于這個年輕家庭的報道一直沒有停止過。曾經是世界冠軍的郭晶晶因此向外界展現了不一樣的豪門媳婦形象,甚至會被媒體們調侃爲是豪門媳婦中的一股清流。
夫妻倆接地氣的畫風也深得網友們的好感,在這其中,郭晶晶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態度更是備受人們追捧。近來有媒體采訪霍啓剛是否會生四胎時,他淡定地表示,如今家裏有三個孩子,最辛苦的是老婆郭晶晶,所以暫時不會考慮第四胎。
隨後,媒體又把同樣的問題問給了郭晶晶,郭晶晶則非常直接的回答,“還生?家裏快成幼兒園了!”不得不說,這樣的回答十分幽默同時也很接地氣。
作爲豪門媳婦,郭晶晶完全可以把帶孩子的任務交給其他人,但是她卻一直堅持教育不能夠假手于人,一定要親力親爲才行。有網友感慨稱“看來有錢也不是萬能的,對于親曆親爲的父母而言,養孩子費的真不只是錢。”
父母們總是希望自己能夠給予孩子最好的一切,最好的吃穿,最好的教育,這些自然都需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才能實現,所以父母們理所當然地認爲“只有有錢才能夠養好孩子。”
而事實上,孩子們最需要的並非是這些物質層面的滿足,他們更需要父母的陪伴,更需要父母的關心,而這些則是再多錢也不能夠給予和彌補的。
此前郭晶晶帶著老公和孩子下田插秧的新聞引發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在照片中可以看出這一家三口完全不顧田裏的泥濘,渾身是泥但是卻樂在其中,而且在插秧後一家人還非常開心地分享了田間飯菜。整個過程和豪門的奢華氣質完全不沾邊,可郭晶晶卻笑著說,“這是在教孩子親身體驗生活,只有經曆過才能更好地理解。”
在談到教育問題時,郭晶晶說道,“在孩子這個年紀,貪玩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家長們要適當給予他指引,讓他們懂得如何去選擇。”比如說她發現大兒子對于畫畫很感興趣,于是她便會引導孩子在這方面有更多的接觸。而對于其他的興趣愛好,郭晶晶認爲,她會讓孩子從中挑選一到兩項自己最喜歡的去做。這樣的教育理念顯然與當下父母們瘋狂爲孩子報興趣班的潮流大有不同,但是這其中的智慧卻可見一斑。
在很多中國式家庭中,即便家庭條件普通父母們也會在孩子的吃穿用度上打腫臉臉充胖子。而身在豪門的郭晶晶卻常常能夠在媒體鏡頭下也坦然地爲孩子挑選一些打折的衣物。在郭晶晶看來,只要衣服的質量好,穿著舒服,是不是大品牌根本不重要。而她自己也是衣著樸素,紮起五毛錢的頭繩來也毫不尴尬。
教養孩子是一個充滿愛和責任的過程,父母們需要爲孩子的養育負責,盲目跟風或者是一時沖動拼生的做法都意味著父母要爲此承擔著巨大的養育風險。老人們都說多子多福,不過這卻是有前提的,只有父母把孩子教育好培養成人,他們晚年時才能真正過得舒心暢快,否則不過是平添累贅罷了。
提到豪門教育,很多人想到的是父母瘋狂爲孩子的養育砸錢,而孩子們享受的則是“有錢人的快樂”。而事實上,教好孩子並非是肯爲孩子花錢就能夠實現的。簡單樸素的教育哲學在家庭教育中仍然適用。相比于肯花錢,在孩子身上肯用心的父母才更加能夠看到教育的回報和孩子成長的驚喜。
不管是經濟條件好還是經濟條件差的家庭,父母們都會樂于給予孩子最大的物質滿足,這或許是出于補償的心理,抑或是出于本能的疼愛。于是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對孩子陪伴,于是教育只能假手于人,因爲父母沒有時間。但是事實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伴所能給予孩子的安全感滿足才是他們此時最需要的愛。
教育是一門學問,它需要父母不斷的探索學習,同時也是金錢堆砌所不能企及的。 時下養育成本越發高昂,而這其中不僅包括經濟條件支撐,更加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们观念上的转变,用心远比用钱更重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