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与多位维权车主及非维权车主的沟通,凤凰网汽车还原纠纷始末,展现天使轮维权背后的真实逻辑。
近日,超百名智己L7车主发布联合维权声明,要求智己官方就5项诉求作出进一步回应。分别是“天使轮权益被超越”,“重要权益条件不明确”、“电池减配”、“宣传承诺未兑现”及“官方APP社区管理混乱”。
其中一位已经锁单的准车主告诉凤凰网汽车,天使轮用户们普遍认为,在联合声明中,“权益被超越”这点最令人不满。因此,天使轮用户认为权益被超越,稀缺席位不稀缺。有车主表示,看到权益后“感觉被耍了”。
车主这边的主要论据是:集团用户免费赠送首年IM Care品牌车险服务包,及24期免息,36期费率0.99%的低息贷款。该权益覆盖上汽、阿里即张江集团员工及其直系亲属。
不得不说,从金融权益看,集团用户的权益明显优于天使轮用户。但能否单凭这条便定义“天使轮权益被超越”?
从表中可以看出,智己天使轮车主权益除了金融权益还包括:天使轮用户水晶福利、“IM AD智能驾驶全功能包”、高定艺术品牌大师礼、7天购车“犹豫期”、终身质保、数据权益兑换软硬件升级、终身免费充电/道路救援/娱乐流量/维保取送/代步出行及免费家用桩等权益。
例如天使轮用户“数据权益兑换软硬件升级”即在车辆交付后,每年正常行驶超过5,000公里的前提下,所产生的数据权益,可兑换激光雷达融合智驾系统;三年后,可升级下一代超级高阶能量电池。可以看出这是一笔相当丰厚的权益。
声明表示,智己汽车配置表上重点标注的93kWh高能电池,在国家工信部发布的《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表》(第48批次)上却显示为90kWh。同時,車身銘牌信息折合容量約89.9kWh,相差3kWh。
智己汽車回應稱,對于智己L7的電池而言,電量和裏程沒有縮水,數值的差異,是在采用兩種不同標准測試下的不同結果,都是符合國家相關標准要求及認可的。
官方表示,在宣傳時是按照通常測電池能量密度的“0.33C放電倍率”(3小時放光電池電量)測量標准,測試得到的電量值93度電。整車申報測量標准是按照“1C放電倍率”(1小時放光電池電量),測得電量爲90度電。
准車主們表示,智己在上海車展發布會與廣告宣傳中提到的很多功能,“都沒有兌現”。例如天使輪版車型的11kW車輛無線充電接收器,“從標配改爲選配”。
在用戶們給出的證據中,在智己官方APP裏一個叫做“探問君”的賬號給出表示“每輛智己L7將搭載無線充電的接收器。”
對此,智已一名龔姓經理曾公開回應表示,探問君是上汽員工,但不能代表上汽官方,僅僅是在論壇中活躍氣氛的賬號。這條信息是出于探問君賬號操作者自己理解所發送,智己官方也及時說明並更正了該說法。
在2021上海車展上,發布了並展示了智己L7量産概念車的技術亮點,其中也包括無線具備無線充電的技術能力。期間公布的天使輪版核心配置表上,並沒有無線充電在內。
有用戶向鳳凰網汽車展示了上海車展期間,智己發布會的視頻,其中原話爲:“量産標配的無線充電技術”,而不是無線充電器。
智己汽車還表示,2021年6月,智己汽車首場線下Techday答用戶問環節中,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也向用戶明確表示,無線充電器不是標配。
此外,針對“車展發布會和廣告宣傳多項配置未兌現”的問題,智己汽車強調,在産品層面上沒有虛假宣傳。智己汽車在任何公開宣傳的場合上都沒有承諾過“無線充電配置”是標配。
此外,部分准車主發現用于駕駛輔助的高清攝像頭從最初宣傳的12個變成了11個,便提出了是否減配的質疑,而智己官方也對此進行了回複。
還有車主指出,智己L7在鎖單前是座椅通風,鎖單的時候“悄悄改成了背部通風,坐墊沒有通風”。他表示,官方回複爲“車底空間不夠,裝不下了”。
針對此問題,有車主向鳳凰網汽車展示了“智己L7實拍視頻”,並表示車底有足夠的空間,應該是能夠安裝坐墊通風。
或是基于對以上細節的不滿,車主還提出“部分前期宣傳權益未明確在合同中”,擔心被智己收回。比如,“數據權益兌換軟硬件升級”。
真正“點燃”天使輪用戶的,還是智己汽車産品經理“嘲諷辱罵”,稱一些發帖得用戶是網絡“大聰明”,孔乙己心態,一百多年了一點長進都沒有。
一位智己准車主認爲,更過分的是在“孔乙己”事件發酵幾天後,這名産品經理將簽名更改爲“孔會會長(戴墨鏡得意.jpg)”。
“孔乙己”發言後,這名産品經理先後發布兩封道歉信。表示自己爲草率發言道歉,此前因爲自己的産品被過于否認而沖動了,改簽名的舉動是爲了“自黑緩和情緒,並沒有挑釁的意思。”
自從蔚來汽車的用戶學打出名堂後,不少新老品牌都效仿,表示用戶在app裏可以得到各個層級的回複。目前已經有數起例子證明,這些品牌的非溝通崗位,比如産品崗位的人缺乏用戶運營與溝通的專業素養,這點值得智己們反思。
針對此次維權風波,准車主高先生表示,“我不介意三度電,介意的是智己的態度跟後期的權益保障。”
天使輪准車主楊先生告訴鳳凰網汽車,許多車主不滿的原因,是天使輪可以在閑魚上交易,“對于等了大半年甚至一年的用戶,就非常不公平了。”
“有很多車主像我們一樣,從天使輪開始跟(智己)這麽久的,還到處說我們的權益是最高的,結果啪啪打臉”。
楊先生說,“減配”時間出現在2022年3月,智己公布天使輪配置表。當時他並沒仔細關注,直接支付了5000元鎖單。但後續上汽及相關集團權益“讓我們很多(車主)都炸毛了。”
同時,鳳凰網汽車也與一位希望“購買”智己天使輪名額的用戶進行交流,他表示所謂的“減配”對他來說不重要,認爲權益到手更實惠。
無論如何,對于一個新品牌來說,天使輪和首批盲訂車主定然是要呵護的,但是從目前看,在細節雙方確實各有爭議,尤其是在用戶溝通方面,車企的部分語言起到了火上澆油的效果。
近日,超百名智己L7車主發布聯合維權聲明,要求智己官方就5項訴求作出進一步回應。分別是“天使輪權益被超越”,“重要權益條件不明確”、“電池減配”、“宣傳承諾未兌現”及“官方APP社区管理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