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落火一周年揭秘火星车背后的“最佳拍档”

  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着陆火星一周年了。这是中国航天器第一次抵达火星。一年前的2021年5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它的背后其实还有一位默默守护的“最佳拍档”。

  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重约5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其中,着陆巡视器又包括祝融号火星车及进入舱。

  这位神秘的“最佳拍档”就是环绕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火星环绕器总体主任设计师牛俊坡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介绍,当时同期发射的有阿联酋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以及美国的“毅力号”火星探测器。美国的“毅力号”采用直接进入火星的方式,也就是:从地球发射后,不经过火星环绕,到达火星之后,直接进入火星大气,着陆到火星表面。

  牛俊坡说,因为这是中国航天器第一次去火星,我们对火星的环境不熟悉,因此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携带着陆巡视器成功进入环火轨道后,先环绕,利用器上的高分辨率相机对预选着陆区进行为期3个月的精细探测,了解着陆区有没有沙尘暴、地形是否平坦、适不适合着陆任务等等;待环绕器对两个预选着陆区都进行详细探测之后,“天问一号”才决定在什么时间,着陆到哪个位置。

  选定了着陆区域之后,“天问一号”要着陆也是“危险重重”。彼时,在3.3亿公里外的火星上空,环绕器采用首创的“俯冲-拉升”方式,实施两器分离任务,与火星车分离,并送火星车进入火星大气。

  牛俊坡介绍,着陆过程中,环绕器冒着很大的风险“护送”祝融号火星车。环绕器先要在环绕轨道上降轨,然后再和着陆巡視器一同進入撞擊火星的軌道,“這個軌道很危險,(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分離之後,如果環繞器升軌有問題,也會進入火星大氣,環繞器的任務就會失敗。因爲著陸巡視器有設計防護盾,不怕火星大氣燒蝕,而環繞器如果進入火星大氣,就會被燒毀。”

  當時,在3個多小時內,環繞器連續自主完成4次姿態機動、2次軌道控制和1次分離,“降軌、分離、升軌”一氣呵成,先俯沖再拉升,上演了一個高難度的“太空滑翔動作”,護送火星車進入火星大氣。

  火星表面崎岖不平,火星北半球冬季的时候,还会发生席卷全球的沙尘暴,这些都给“祝融号”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作为祝融号火星车的“最佳拍档”,环绕器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不停地监测火星表面环境,及时向地球传递“祝融号”重要遥测信息,为“祝融号”在火星表面“安全开车”保驾护航。

  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期间,火星环绕器除了充当地球、火星之间的中继卫星外,也担负着全球遥感探测的重要使命。目前环绕器搭载的7种有效载荷已经全部开机,每个火星日绕火三圈多,一刻不停地对火星表面及其次表层展开立体式科学探测。(完)

有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