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UCLA)在網上發布了一則招聘啓事,沒想到在學術界掀起了軒然大波。
據報道,該招聘啓事是爲招聘一位助理副教授,對應聘者的門檻設下很高要求:須具有化學或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在大學有良好教學經曆,並需要三至五封推薦信。但招聘啓事中還標注了一個條件:這份工作是“無薪”的,“應聘者須知,該職位沒有任何額外補償。”
該招聘啓事發布後,立即引發美國學術界的吐槽和批評,他們指責洛杉矶分校剝削利用本就未能得到友好對待的兼職教授們,並表示這種情況永遠不會發生在其他職業中。迫于壓力,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就此道歉,並撤回了帖子。
這件事引起人們關注的同時,也揭露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秘密:免費勞動在學術界隨處可見。“這種行爲在學術界很常見。”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發言人比爾·基斯利烏克在第一次爲招聘啓事辯護時說道。
臨時教師在美國大學的教職員工中占據了很大比例。據估計,這一比例可能高達70%,在一些社區大學中所占比例會更高。這指的是所有兼職和非長期聘用的大學老師,幾乎沒有任何工作保障。他們往往工作時間長,而且工資低。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研究生、華盛頓大學大學生與研究生聯合會的成員和一些收到此類要求的教師表示,他們之所以接受無薪工作,是因爲他們把這當成一種豐富自己履曆的方式,或者是爲了自己的專業發展。
林恩·卡裏·梅塔是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的一名資深講師,她表示,盡管兼職教授通常擁有與終身教授類似的資曆,但她看到了職位的鄙視鏈。“剛開始的時候,我們被稱爲導師或者講師。後來頭銜變成了兼職導師,兼職講師,這些頭銜好像試圖讓我們安分地處于自己的位置。”梅塔博士擁有哥倫比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她一直在做兼職講師。在談到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的招聘啓事時,梅塔博士說,“這是對教授們的一種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