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平代表:用工匠精神“雕刻火藥”

  中國邁向宇宙深處的每一步,都有無數航天人在背後默默保駕護航。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航天發動機固體燃料藥面整形組組長徐立平就是其中一員。他被贊譽為“雕刻火藥的大國工匠”。

  “就是對火箭發動機裡的燃料藥面進行精細的修理、開槽、挖藥、修補等工作。”徐立平解釋,這項工作是一項世界性難題,迄今再精密的機器也無法完全替代人工。下刀的力道要自己判斷,切多了或留下刀痕、藥面精度與設計不符,都會對發動機的最終質量造成重要影響。

  從事這項工作非常危險,稍有不慎就會發生爆炸,被稱為“在炸藥堆上工作”。然而自參加工作以來,徐立平一直堅守崗位,練就一身“絕技”。30多年來,經他整形的產品保持著100%的優質率。同時他一直保持著零事故的紀錄,成為我國航天固體推進劑整形技術領域的領軍人物。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徐立平這兩年一直關注技能人才的培養。去年,他建議加快特殊、小眾工種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今年,他關注的是如何在更廣泛的層面做好職工技能培訓。

  “目前,網絡技能培訓和學習已經成了很多人求職、在崗能力提升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和抓手。”徐立平說,線上學習具有學習時間碎片化、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等特點。這就需要線上學習資源能夠易於查找、方便學習。

  徐立平建議,建設開放、權威的學習網站,對線上各類學習平台進行整合與分類,提供企業職工崗前和在職培訓學習公共課程。國家相關部門應加快認定特殊、小眾工種,與職業院校合作,利用優質師資力量開發相關課程,壯大教育教學公共資源庫,為技能人員提供系統、規範的培訓。此外,應加快線上公共學習資源的開發,為各類有需求的人群提供有用的線上公共學習資源和服務,與線下教育資源互為補充,為全民學習、終身學習提供資源保障,創造良好的線上線下學習環境,推動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有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