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17日,2021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在贵州省习水县举行。十四五开局之年,贵州安酒与习酒联袂做东,贵州白酒企业圆桌共话。
一流产品、一流企业、一流产业、一流产区——锻造贵州白酒产业集群新黄金时代,圆桌会议主题明白晓畅,茅台、习酒、贵州安酒等酱酒头部企业站在了十四五的新起点。
贵州安酒:处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居北纬28°世界名酒带
中国白酒看贵州,贵州白酒看遵义。在酱香白酒领域,贵州占据了全国总产能的85%。
赤水河,美酒河。赤水河畔,拥有仁怀、习水两大产区的遵义市,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实至名归。
数据说明了两大产区的地位:2020年全国酱香型白酒总产量约60万吨,拥有茅台等的仁怀产区总产能近30万吨;拥有茅台第二大生产基地、习酒、贵州安酒等的习水产区产能达11万吨。
仁怀、习水,何以成为酱酒核心产区?从世界范围看,赤水河所镶嵌的北纬28°,是公认的最适宜酿造美酒的地带。茅台酒所在的茅台镇,处于北纬27°51′;贵州安酒所在的习水县土城镇,处于北纬28°11′至28°26′,都在这条世界名酒带上。
而赤水河成为酱酒母亲河,源于其独特的气候、地理、水质、土壤、微生物等生态环境。赤水河流域平均气温常年保持在15至20度左右,昼夜温差小。这样的小区域气候,极为适合微生物繁殖转化。这里多险峻山谷,使得发酵微生物多以悬浮状态飘在空气中,可以对酒曲进行全时段、全方位的深度发酵。赤水河水软硬适中、酸碱适度,是优质的酿造用水,非常利于曲霉等酿酒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赤水河沿岸生长着酿造顶级酱酒的原料——优质红缨子高粱。这里的红缨子高粱糯性小、耐蒸煮、耐翻糙,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0%以上,可以成就纯正酱香风味。
这些原因,使得顶级酱酒具有了独特的地理身份标签。
贵州两大历史名酒的故事
时空交汇,生发传奇。空间上,处同一纬度,茅台和安酒酿造属于中国的味道。时间上,经一个世纪,茅台和安酒展现了贵州两大历史名酒的魅力。
1930年,遵义人周绍成在祖传中草药制曲秘方基础上,优选百余种中草药,制成酒曲。同时,他通过与华茅、王茅、赖茅等的反复比较、品鉴,酿制出开甑半城香的安茅。
1955年,全国第一届酿酒会议召开,通过盲品,在36款酒中选择出最为优质的18种甲级酒。黔酒只有两个品牌入选,一个是贵州安酒,另一个是茅台,贵州安酒两款产品分列第8名、第17名,茅台位列第10名。贵州安酒也是唯一有两大产品入选甲级酒的酒厂。
1963年首届贵州省名酒评比,贵州安酒与茅台同获贵州名酒称号,同列省优。此后,贵州安酒蝉联了历届贵州名酒称号,与茅台等一起成为贵州老八大名酒。
特别是1986年的第四届贵州省名优酒评比,是历届评选中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贵州安酒与茅台一起荣获最高的金樽奖。
安酒赤水酒谷:吨位与地位
吨位决定地位。在近几年的酱酒热中,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产能之于酱酒企业的意义。从2019年开始,酱酒企业集体进入扩产模式。但专家指出,赤水河流域对酱酒生产的容量是有限的,产能扩张终有天花板,未来酱酒产能依然稀缺。
首先,大曲坤沙酱酒,有着严格的地理身份标签。而贵州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赤水河畔开阔的土地有限。
其次,对于酱酒生产许可,政府有着严格的审批。2021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推动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生产保护区立法,对酱酒生产环境实施最严格保护。
而贵州安酒凭借贵州两大历史名酒的底蕴、优良的酒体品质,以及做实业的企业基因,获得了政府的高度认可。贵州安酒提前布局,在赤水河畔获得1500亩土地,投入超过100亿,高标准打造安酒赤水酒谷。
安酒赤水酒谷,年产3万吨大曲坤沙酱香制酒和6万吨优质高温大曲,18万吨陶坛储酒的综合体量,确保了贵州安酒在行业高地的位置。
安酒品质密码:12987和5个100%
占地1500亩的安酒赤水酒谷,不仅坐拥秀丽的自然风光,也承载着传统的酿酒工艺,这是一串数字组成的密码——12987。
1年1个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贵州安酒始终秉承工艺不惜繁的匠之精神,坚守12987传统大曲坤沙酱香酿造工艺,严把每一道环节,确保酿出高品质好酱酒。
同时,贵州安酒严守5个100%的品质标准,即100%酿自赤水河畔、100%选用红缨子糯高粱、100%采用12987传统大曲酱酒工艺、100%陶坛足置5年、100%自家酿造。
酱香突出,非常不错。3月的2021年春季中国高端酒展览会上,中国白酒业界泰斗、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专家组原组长梁邦昌先生莅临贵州安酒展位,如是评价安酒酒体。(本文图片由企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