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昱畅只用八分之一肢体演戏一天票房过亿!笑点就是泪点?

  凭借《前任3》缔造现象级票房奇迹的田羽生导演又杀回来了,新片《小小的愿望》票房也迅速飙升破亿,一路高歌猛进。

  彭昱畅又一次解锁了新玩法,只用脖子以上部分、大约是肢体的八分之一部分演戏,依旧赢得满场笑声和无数热泪。

  故事的出发点极其真诚动人:为即将去世的好兄弟完成人生的未竟之志;展开模式却非常契合荒诞美学的真谛:这群傻货干什么正经事都很不正经,总用喜剧模式打开悲剧、蜜汁荒唐可爱!

  前有同学录上的女生依次扇来巴掌,后有暗恋对象觉得被羞辱、找来哥哥胖揍二人,无论是穿着垃圾袋步履蹒跚的魏大勋,还是顶着“巴掌印”脸柔弱哭泣的王大陆,都带着少年意气的真挚与可爱:比起一事无成的结果,这个百般折腾的过程更动人。

  三人刚上路就喜提种种幺蛾子,路边交警伸手阻拦、熊孩子居然做了个击掌的手势,最终居然点燃了警察叔叔内心熊熊燃烧的兄弟情!被护送到海滩之后,发现满场都是垃圾;好不容易情理出一条“垃圾”之路,又发现兄弟太重根本扛不动?

  一面以非常现实的态度,剖开理想滤镜的虚假;一面又以本心无畏的热情,点亮“倒霉”人生里的漫天光亮。

  现实世界的规则是功利的,往往唯结果论,这样的评判很可能泯灭了本心、丧失了温度。而电影通过临终、通过少年、通过愿望这样的极端形态,完成了对功利式唯结果论的否认,开启了表面戏谑内在温柔的价值重塑。

  比如《小小的愿望》里王大陆和魏大勋拼命在同学妈妈面前假装乖巧,每句话都温温柔柔娇娇滴滴,态度好的像卖保险的;但妈妈一关门,怂货们的“本真面露”就暴露了出来,坐没坐相站没站相,大写加粗的无所事事、外加没心没肺。

  这就像成长里我们遇到的两套价值体系,一套是书本上写的、师长们教的,规规矩矩、横平竖直;另一套则是自己体会的、自己“长出来”的,自由但缺少引导、真诚但失之莽撞。

  总在关于成长、关于生死的重要结点上,这两张面孔才会合而为一,才能促进我们与另一个自己的和解。

  电影里,“伪装的那个自己”和“真实的自己”交汇之处,就是王大陆、魏大勋两个傻孩子真正热血开启暖心“愿望”之际。

  从前很有代沟的父辈人物,比如戏里彭昱畅的父亲以及改行的前任教导主任,都从“敌对的监管人员”变成了“盟友”。

  这一份非常不合时宜的礼物和钱财,恰恰也打开了“成人-少年”世界之间的误会壁垒,在生死的真挚本心面前,钱财、地位、年纪都不重要。

  只有经历重大人生变故的人,才会懂得什么叫“一夜长大”。电影里彭昱畅在病床上用嘴叼着笔写下的“快快长大吧孩子”,既是愿望是祝福,也是总结是回看。

  在这荒腔走板但真挚的为愿望而努力的过程里,昔日没心没肺的少年、已然长成了有情有义有担当的人。

  曾有喜剧大师说“生活远看是喜剧,近看就是悲剧了”,心理学认为这种“看别人遭难而我不必”的侥幸心理,和“苦难产生距离”的不共情的心理机制,都是喜剧逗人笑的本质成因。

  花季少男惨遭不幸、即将英年早逝,这样的故事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但电影的基调却摒弃了“卖惨”路线,在悲剧内核里渗透出真正昂扬的、奋斗的、温暖的质地。

  蜉蝣朝生而暮死,在漫长的时间轨迹里、白驹过隙一般的人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沧海一粟,然而纵使有如此消极的、明知道是灭亡的结局,过程也依旧是积极的、快乐的。

  电影里王大陆大嘴一张、就自带喜剧效果,魏大勋委屈样一启动、也自带搞笑BGM;比之剧情的欢快、表演的谐星,更重要的是“明知徒劳而依旧努力”的盛放的热情,是一种小小年纪能够平视生死的豁达,是要“好好活、趁年轻”的美丽期许。

  油气十足的少年和傻乎乎的同学,要为了好兄弟的愿望上刀山下火海,虽然他们越努力、病床上的本尊就越惨,但这份“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的兄弟情委实非常感人;努力的效果越滑稽、越不功利,青春少年们的一片赤子之情就越光芒万丈。

  不论是电影里四处可见的《灌篮高手》元素,还是王大陆 、魏大勋吃泡面时颇有年代感的搪瓷碗,都仿佛是对真实时代的精心复刻;在充满烟火气和真实回忆既视感的画面里,少年那小小的愿望,有了超脱悲喜剧模式的独特闪光点,有了可以跨越山海的勇敢又温柔的力量。

  在最好的时光里,为值得的人、完成一个“小小”的愿望,笑与泪并存、痛与爱兼备;生命越残酷,那小小的愿望就越动人。

有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