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百尺竿头最新消息!

  前几天与有过从军经历的两位老战友品茗闲聚,我们既是同县老乡,又是1968年同年入伍,都是在部队干过15年以上又转业地方工作的。在谈话交流中,回忆几十年前的军旅生活,才发现我们三人在部队都当过连队的文书。那时候,部队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还有不少文盲战士,正规的初中毕业生如凤毛麟角,极为稀少。一个连队一二百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一般不到十人。因此,对这些文化人都非常重视,列为重点培养对象。

  A战友入伍后到了驻在上海附近的空军部队。这支部队是当年空军的主力部队,他入伍后没有进行新兵集中训练就分到了连队。当时连里准备在新兵中选一名文书,连首长想了一个奇特的办法,让每人画一幅画,测验其文化素养。A战友脑子比较灵活,他觉得自已构思画面,再进行描绘太慢,就选了一幅宣传画,借了一份复印纸,先将画面描绘下来,再涂上颜色,第一个交了卷。连长指导员看到他交卷这么快,图面是晨霞中一颗欲欲升起的红太阳,周围是几面红旗,下面是一丛向阳开花的向日葵,生动形象又适应政治形势,十分欣赏。一了解,A战友又是县第二中学初中毕业,就定他当了连队文书。A战友从文书做起,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能干,进步很快,四五个月就入了党,一年后提为班长,两年后提为排长,三年后提为连指导员,四年后提为军政治部秘书处秘书。不久下到部队任营教导员,当时他才30岁,成为全军最年轻的正营级干部。本来前途无量,想不到几年后遇到百万大裁军,A战友的部队在精简整编中撤销了。他1985年转业地方交通运输部门工作,直到以正处级干部退休。

  B战友入伍前是县第四中学的初中毕业生,入伍后到了工程兵第五十四师,新兵训练后分到师直修理营二连当战士。当时正是文革时期,师部驻在甘肃酒泉地区,部队遵照上级指示,由该师负责玉门石油管理局三支两军,做好群众组织思想工作,维持石油正常生产和企业稳定。B战友到连队月把就被派去玉门油田支左,当时他跟着一位连级干部负责油田地质队工作。想不到当年他领导过的一名技术员,多年后成为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B战友支左一年后回到连队,由于表现较好,又有初中文化,就任命他为连部文书。当了两年文书后,被推荐上了军队的重庆后勤管理学院,学习两年毕业后回到老连队,被提拔为技术员,后来又先后任副连长、连长。1985年全军精简整编中,部队被撤销,B战友转业到最基层的乡级武装部任干事。由于他在部队有丰富的基层经验,又上过军事院校,组织领导和协调能力很强,转业地方后进步较快。他一年由干事提为副部长,又一年提为乡党委副书记,再一年提为乡政府乡长,又一年提为乡党委书记,四年进了四大步,芝麻开花节节高。当时的县委书记看他德才兼备,为人正派,性格和善,就选派他当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主管干部工作。B战友在组织部干了八年,后来是常务副部长。他五十多岁时赶上县里换届选举,本应提拔为县人大政协做领导工作,上级组织考察时,他得的推荐票第一,大家都以为提拔他为人大政协副职领导是板上钉钉了。但由于他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不会请客送礼,遭到了不公平对待,没有得到提拔,出乎意料的落选了。很多人都为B部长鸣不平,有的说领导用人不公,有的说他不会送红包让别人顶了。但他胸怀宽广,安然接受了这一事实,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找组织反映,几年后顺利的退休了。

  我也是1968年入伍,与B战友同县同公社,入伍后都去了工程兵54师,新兵训练后又一起分到师直修理营。由于我是县第五中学的初中毕业生,入伍时才16岁,因小有写作能力才破格批准参军。在新兵连时,我就负责编写连队的黑板报。新兵连的刘连长是接我入伍的,了解我的基本情况,新兵训练结束后,就把我分到他任连长的修理营一连,直接到连队当了文书。由于我写了几篇文章,在《四川日报》、《涪陵报》和《工程兵报》发表,引起了营首长的关注。一年后又被调到营部当文书,营里的张政委对我非常赏识,言传身教,重点培养。在营部当了一年文书后,又下到连队当班长,当了一年班长提为排长,当了半年排长调任师后勤部政治处当新闻干事,其间写了不少通讯报道在军内外报纸发表。我在政治处当了七年干事后,调任工程兵学院政治部,先后在组织处和宣传处任干事。1982年12月在军队精简整编后,我转业回到家乡,安排到县委机关工作八年,先后任宣传部干部、办公室副主任、政研室主任。1990年调地委办公室,先后任秘书科长、副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政研室主任、市物价局长、市政协社会法制委主任,直到退休。

  通过回忆交流在部队和地方工作的经历,巧合的是我们三人伍后都在连队当过文书,都是从文书工作起家发迹的。这说明,连队文书是一个锻炼人的重要岗位,既能在连首长身边学习提高政治业务素养,又能接触全连官兵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奠定了自己成长进步的基础,从而使自己一步步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我们三人的经历来看,连队文书这个岗位就像是一个成长的摇篮。在部队这样一个体系中,文书工作虽然看似平凡,但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A战友凭借文书工作打开了晋升之路,他在空军部队迅速适应,展现出自已较强的工作能力,为后来的快速晋升奠定了基础。他从文书起步到指导员,再到军政治部秘书,营教导员等等,都是一路顺风顺水。虽然最后遇到部队裁军转业到地方交通部门,但他在部队积累的素养让他以正处级干部退休。这足以说明在文书岗位时学到的知识和养成的处事态度为他后续的发展起到了铺垫作用。

  B战友在工程兵部队的经历也同样精彩。他在支左期间受到了复杂环境的锻炼,接触了广泛的人脉,而自己的命运也在之后发生众多转折。文书工作成为他在部队晋升的起点,后来上过军事院校,回到部队担任多个职位。转业到地方后,他在基层乡级单位也能快速进步,步步提拔,以至到了县委组织部门当了负责人。尽管最后在应该晋升时遭受不公平的对待,但他的胸怀和气度也体现出在部队文书岗位以及后续经历所磨砺出的沉稳与豁达。

  我自己的军旅生涯同样是从文书开始逐步拓展。从编写连队黑板报到为报纸写通讯报道,因受到首长的关注得以不断进步成长。无论是在营部、在师后勤部政治处、还是在工程兵学院政治部,文书工作打下的基础都使我不断适应新的岗位需求。转业到地方后,在县委机关、地委办公室等地的任职也表明了从部队文书岗位所获得的能力有助于在不同环境下的发展。

  总的来说,连队文书岗位给予了我们很多宝贵的能力和素养,无论是政治觉悟、业务水平还是人际交往能力,这些都是能够伴随一生的财富,也证明了实践才能出真知,在基层岗位上锻炼积累经验,对于人生的成长进步具有十分重要性。

  那个年代,营部没有文书,称书记,是排职干部。因要列席营党委会议作记录,怎么可能用战士担任?连队文书和营部书记我都干过。工程兵的营称教导员,也不是政委?搞不清楚。

  [赞][赞]当年投笔入军营,恰是青春意气盈。初写黑板传捷报,便成新秀展才情。文书案牍千钧担,军旅烽烟百炼成。文墨润心坚志气,沙场砺刃铸功名。从戎数载风霜路,转业归来志未更。党政机关担重任,心怀家国步难停。回首军旅多感慨,幸有文书作伴行。岗位平凡藏大义,基层历练见真情。同袍共忆文书事,一路顺遂志气宏。今朝退休身无恙,犹记初心岁月长。

  作者所写的难忘的军旅文书工你经历和由此成长的故事,令人也感慨万千。觉得只要努力干好本职工作,项项也收获佳绩甜果。有感难忘的部队文书之情。

有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