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说自己是个i人,不善言辞,还说自己是同学聚会餐桌上最沉默的那个,发布会上都是逼着自己多讲话,但都是脱稿的。
网友觉得余承东实在谦虚,是不是对自己有什么误解?不会显摆,但会说“遥遥领先”。不会说话,但是连一向言辞锋利的李想都不敢和余承东吵架,因为“怕吵不过”。
老余说,每次他都这么外向表达,都是为了让华为系的车能让更多人看见。毕竟,以前数码行业的规矩,就是一把手要出去讲自己的产品、发布自己的产品,这样才有流量经济。
但是,余承东觉得周鸿祎太低估自己了。他的“逼迫自己”,带来泼天的流量,可是花几十亿也买不到的,也是诸多车企梦寐以求的。
虽然,他嘴上说着这事“挺搞笑的”,但他也担心流量带来的关注是不能长久的,一山总有一山高,比如最近的车圈流量,都被雷军和小米拿走了。
“我们跟雷总在手机行业一起并肩战斗了十几年,彼此了解对方,知道他们会带来强大的流量能力,而且他是董事长、CEO、创始人亲自下场,那个流量能力是非常强的。传统车厂在这方面应该是干不过的,不在一个数量级的,可能差两三个数量级。”
别说传统车企干不过了,小米SU7一上市,就要冲刺交付目标12万辆,这是任何一家新造车都未能完成的事情。
“我们的工厂6月开始开双班,要确保在6月单月交付过1万辆。全年保证交付10万辆,冲刺12万辆的目标,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个目标好像也没啥,但是实线万辆,这还是一个创全行业纪录的目标。”雷军对于今年的交付计划,交了一个底。
自从小米SU7上市之后,很多人认为余承东的一些流量被雷军拿走了,“星光变淡”的余承东用词也不如以前“大胆”了。比如,问界新M7 Ultra上市,他就没用“遥遥领先”。据说,不是他不想说了,而是不让他说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不是也意味着,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升级为董事长的余承东,开始将曝光的重心,从流量和关注转变为如何在竞争中“卷价值”?
余承东说自己文科不好,语言类的科目不是很OK,不善于表达。这话的确有些谦虚了,毕竟老余在外有两个名声,“大嘴”和“爱吹牛”。不过,网友对余承东“吹牛”并不反感的原因,是因为华为的技术和实力,总是能把他的“大线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余承东再次发挥了自己的“伶牙俐齿”。
在夸完比亚迪之后,余承东拿出来华为系汽车“遥遥领先”的数据。今年1月1日到5月19日,鸿蒙智行总销量突破13.4万辆,成为新势力销量第一的品牌。
外观上,此前问界M7的前脸一直采用分布式格栅,问界新M7 Ultra变成了封闭式前脸+单一格栅,他调侃到,“这是‘大嘴’变‘小嘴’。”
智驾上,问界新M7 Ultra采用了问界M9同款192线激光雷达。余承东称,这是业界量产线束最高的车规级激光雷达,感知精度比业界水平提升50%以上,感知范围达到250米。
他还不谦虚地表示,智驾能力上,要比拼算力和能力,包括软硬件能力,AI人才等等,只有少数厂家能做到,“国外就是特斯拉,国内就是华为。”
虽然小米SU7让问界M7感受到了一些压力,但余承东并没有嘴下留情。他一边觉得,华为必须与合作伙伴积极应战,因为拼流量根本比不过小米汽车,一边又说,“在硬核科技方面华为有领先优势,但在外观、颜值等小细节方面我们还是有差距的,要向雷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