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经典--蜚声欧洲的科隆钢琴三重奏首次莅临广州

图片1.jpg

“科隆钢琴三重奏”组合原是由著名小提琴演奏家Walter Schreiber(华特·施莱伯) 先生、著名大提琴演奏家Joanna Sachryn (乔安娜·萨倩)女士和钢琴家Günter Ludwig先生组成,蜚声欧洲数十年。两年前,他们与来自中国的留德钢琴博士、演奏家隋歆女士相遇,后者所具备的音乐天赋和高超演奏技艺,令他们一拍即合。随后,隋歆女士接替已经年迈的钢琴家Günter Ludwig先生加入“科隆钢琴三重奏”,使得这个享誉欧洲的经典组合又开始焕发新的生命力。

图片2.jpg

组合里的每一位音乐家都来自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各自代表着不同的音乐时代,他们能够将传统与现代、艺术特性与个人魅力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该组合获得了音乐界重要的艺术地位。新“科隆钢琴三重奏”在此基础上,以更加精湛的技艺、技巧和个人对音乐的感悟,为音乐注入新的生命。组合中的三位音乐家都有着为表达音乐而无畏进取的精神,他们对彼此都深刻理解,正是这种“关照音乐、关照彼此”的情感,赋予了新“科隆钢琴三重奏”独一无二的魅力。

图片3.jpg

新“科隆钢琴三重奏”诞生以来,已经在中国和欧洲多个国家成功举办多场音乐会,得到了各地乐迷们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室内乐团的杰出代表!”

----法兰克福日报“

对于科隆三重奏的演绎可总结为两个词:一鸣惊人并且扣人心弦”

----Nordbayrischer快讯报

“摒除了每个乐器单独的表现限制,如此完美又精确的融为一体" ----westfälische邮报

“完美的诠释加娴熟的技巧就是如今的科隆三重奏!”

----锡根日报

图片4.jpg

“科隆钢琴三重奏”组合在欧洲各地定期举办音乐会,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包括巴西、中国、日本和韩国举行音乐会巡演。他们活跃在国际各大音乐节的舞台上,比如著名的比利时弗兰德斯音乐节、奥地利卡林西亚夏季音乐节、日本大阪音乐节以及柏林音乐周等。还有一些著名的现代作曲家如Dieter Salbert, Violetta Dinescu,专门为“科隆钢琴三重奏”创作作品,让他们在有影响力的国际音乐节上进行首演。除此之外,“科隆钢琴三重奏”也与一些作曲大师保持紧密合作,例如:与著名的波兰作曲家克里斯托弗.梅尔合作“梅尔与舒伯特”;与希腊作曲家Stelios Coucounaras合作,演奏其专门为“科隆钢琴三重奏”和拜耳洛特音乐节四把首席音乐家改编配器的勃拉姆斯作品第65号“爱之歌圆舞曲”,这首作品于2002年夏季在享誉国际的拜耳洛特音乐节(瓦格纳故居博物馆内)首演。“科隆钢琴三重奏”中的每位成员都是备受尊崇的音乐教育家,他们目前都在世界著名的高校任职,也在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举办大师班讲座。2015年,科隆钢琴三重奏在中国推出首张音乐唱片, 由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录制发行,收录了贝多芬早中期的两部三重奏作品《鬼魂》、《小路之歌》。

图片5.jpg

钢琴: 隋歆

旅德钢琴家,音乐博士,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钢琴主科教师,室内乐艺术指导。2005年,她在柏林被荣幸的选拔成为世界梅纽因音乐组织的一员。2007年她在德国柏林“Alice-Samter”国际室内乐大赛中取得第一名。2009年她学成回国,在北京音乐厅以及上海金茂音乐厅等七个城市成功举办独奏、重奏音乐会全国巡演,引起轰动。

图片6.png

小提琴: 华特·施莱伯

18岁就成为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教授Prof. Tibor Varga的学生。他还作为“德意志学术中心奖学金”的享有者赴著名的莫斯科音乐学院,跟随Semion Snitkowski 和David Oistrach 学习。1983,他创立了科隆钢琴三重奏。2003,他接管了科隆广播室内乐团。他也是Zeilitzheimer夏季室内乐音乐节的艺术指导。同年参与领导管理德国广播交响乐团,并担任首席小提琴。

图片7.png

大提琴: 乔安娜·萨倩

是广受欢迎的室内音乐家,凭借杰出的演奏技术和富有感染力的演奏热情,是这个年代里最优秀的女大提琴家之一,她用音乐赢得了世界对她的美誉。她也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建立的被誉为全世界最优美的弦乐组"维也纳爱乐六把大提琴"里的唯一女性。

图片8.png

科隆钢琴三重奏音乐会曲目

贝多芬(德国)《小路之歌钢琴三重奏》op.11

克莱斯勒(美国)《爱的欢乐》

克莱斯勒(美国)《爱的忧伤》

克莱斯勒(美国)《美丽的罗斯玛林》

肖斯塔科维奇(俄罗斯) 《第二钢琴三重奏》op.67

中国江南民歌改编《江南好》

中国民歌改编《鸿雁》

门德尔松(德国)三重奏第二乐章

图片9.jpg

点击购票

有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