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1日,证监会宣布股票发行注册制,将正式在全市场推开。事实上注册制和之前我国实行的核准制都是一套公司上市的标准化制度。
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核准制下,企业想要上市,需要通过证监会的一系列条件筛选,除了正常材料的申报,还要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等,而且企业上市还要排队,动辄要等上两三年。在注册制下,监管部门只负责审核发行人提交的资料是否全面准确,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发行股票上市,就像现在注册公司一样,只要符合条件,每个人都可以注册,至于公司能不能持续盈利并活下去,那就需要交给市场去判断。
由此可见,注册制与核准制最本质的区别在于:降低了公司上市的门槛,更加市场化。目前像港股、美股等成熟的资本市场都是采用的注册制。
简单来说,就是原有的核准制不利于中国经济转型。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和高端制造业,赚取高附加值,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想要实现这一目标,进行技术创新、发展实体经济固然重要,但容易忽略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这些高新科技和高端制造业最重要的资产是技术和人才,但这两样东西不像土地、房产等资源,无法做抵押,去找银行贷款都很难。所以这些企业想要拿到钱,更好的办法就是到资本市场上市,发行股票融资。
但在之前的核准制下,很多高新科技企业很难满足上市的条件,比如:三年累计净利润要达到3000万、三年累计总收入要达到3亿元等等,要知道技术创新是一项高投入、长周期的高风险事情,一开始别说赚钱,能不赔钱就算不错了,显然核准制不利于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而注册制就是要改变这一局面,准入门槛打开,为技术创新提供重要支撑,从而助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注册制全面推行后,上市门槛降低了,对应的就是股票数量也会增多且质量良莠不齐,对非专业的散户投资者而言,股票筛选和赚钱能力比现在更难。另外,现在股市里很多人被套后,为什么愿意扛?很重要一点是基本没有退市的风险,随着注册制的全面推行,退市制度相信也会加强,这样大量的垃圾股会被强制退市,这也就意味着对散户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挑战。
人们经常拿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做对比。但你知道吗?美股实行注册制后最大变化就是散户基本被淘汰了。美国是1933年实行注册制,但到70年代中期,散户持股比例仍然保持在70%左右,如今这一比例下降到6%左右,为何越来越多的散户不直接炒股了呢?一方面是70年代后美国的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大量入市,散户可以通过养老金直接参与股市,省心省力;另一方面就是随着注册制的推行,退市的股票越来越多,个股风险也越来越大,散户不愿意玩了。而现在中国情况与当年美国很相似,A股的散户持股比例将近90%,专业机构投资者机约占10%左右。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专业机构入场,散户的风险和收益不成正比时,就会有更多散户退出。但是有美国的前车之鉴,A股的去散户化可能会更快一些。
所以短期内,市场环境对散户并不友好,不擅长价值投资的个人投资者不占优势。如果谁跟你说,牛市要来了,赶紧买股票吧,或者向你强烈推荐个股的,一定要擦亮双眼,谨慎选股。
而长期来看,随着市场的成熟,适合个人的基金等投资产品会增多,质量也会有所上升。同时长期来看,如果散户被市场“倒逼”通过专业机构进行价值投资,这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