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天津法律咨询热线网友关心什么?

  习主席强调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8年时间过去,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迈入新阶段——

  2019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提出文化遗产保护展示、河道水系资源条件改善、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文化旅游融合提升4项工程。

  也是在这一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提出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全线水流贯通只是大运河生命复苏的第一步。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引领,这条沟通中国南北的千年水脉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大运河上弯连弯,哎嗨哟;九曲回转往前赶,哎嗨哟;一声号子我一身汗,哎嗨哟……”运河水流经捷地分洪闸逶迤北上,河北省沧县捷地回族乡捷地村村民张俊正坐在河边凉亭里,放声唱起当地流传了数百年的船工号子。

  今年73岁的张俊正,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沧县船工号子的传承人之一。他说,船工号子伴随大运河漕运的兴盛而诞生,也随着黄河以北运河的断流渐渐销声匿迹。如今在捷地村,仅有6位老人能完整唱出韵味悠长的船工号子,其中年龄最大的已93岁。

  运河文化,依水而生,因水而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实现大运河主要河段基本有水。此次大运河全线通水,给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带来更多鲜活的素材和场景,为大运河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补水期间,沿线多地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活动,生动展示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

  “天津被称为‘大运河载来的城市’,与大运河相关的文化遗存、遗址公园达200多个。”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任吉东说,大运河这一“流动的文化遗产”迎来复苏,必将带动运河沿线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15年,天津市第一家运河文化博物馆——陈官屯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运营,上千件文物和数百幅图片“讲述”运河魅力,已接待海内外游客30万人次。一批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文化公园相继建成,成为群众出游的热门打卡地。

  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上塘古运河夜游、大运河紫檀博物馆……在京杭大运河的南起点——浙江省杭州市,流经拱墅区长30余公里的大运河遗产河道沿岸,密集分布着20处文化地标。从各类博物馆到文化遗址,从公共文化设施到文旅项目,2021年至今已陆续开放7处。如杭州一样,覆盖8省市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正在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过程中探索传承发展的创新之路。

  “遇见大运河”巨幅主题墙绘、贯穿南北的“运河步道”、与大运河沧州段相关的诗词……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宇小学,穿城而过的京杭大运河被巧妙“引”入教学楼,“流淌”在学生身边。

  整个“运河步道”上分布着10个班级,每个班级都以京杭大运河流经的一个城市命名。一楼的所有班级串联起来,构成了京杭大运河的整条路线。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深入了解相应城市的风俗文化,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将城市特色呈现在班级外的主题墙上。此外,“运河步道”上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都能向前来参观的师生介绍相应城市的特点,人人都是运河文化“小讲解员”。

  如何以雅俗共赏的崭新形式呈现大运河流淌千年的厚重文化,走进人民群众生活?《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设置专门章节,强调“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

  为了让运河故事代代相传,沿线省市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古老运河两岸闪动着越来越多的少年身影。

  前不久,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开展的“壮游大运河”研学旅行项目,正式通过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认定。中小学生选择部分研学点位开展实践活动,即可获得相应数量的学分存入“学分银行”。这堂纵贯南北、穿越古今的“运河文化课”,成为青少年讲好“运河故事”的源头活水。

  不只是有形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是展现大运河文化内涵的名片。在杭州市,“传统工艺工作站”以“非遗+文创”的保护模式,探索现代城市非遗保护路径,推动传统工艺创新转化。今年立夏时节,他们将半山立夏习俗搬到运河边,让游客亲身体验“斗蛋”习俗,制作半山泥猫,品尝乌米饭。多样的体验活动,让非遗以可亲可感的方式走近市民和游客。

  随着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成为文化旅游带上的重要节点。景区将镇河兽、通州八景、漕船等大运河特色文化符号融入各类文创产品。如今,文创衍生品已经成为不少景区积极布局的领域,品类也从常规的纪念品延伸至衣食住行各个领域,贴近青年生活。

  短篇幅的文章、海量影视资料、趣味知识问答……平台公众服务端分为“知运河”“探运河”“游运河”3大板块。“知运河”设立非遗、红色、美食等10余个文化主题专栏。平台利用三维建模、虚拟现实、大数据、5G等数字技术,主要展示大运河历史沿革、文化资源分类与空间布局、沿线遗址的古今风貌、重点地段的全景画面、景区虚拟漫游等。“探运河”重点打造线上展陈空间,运用手绘长卷、互动游戏等方式,展开运河精神内涵的具象表达。“游运河”重点构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会员服务体系。

  除了为游客提供服务外,平台还集纳沿线博物馆、景区及旅行社、酒店等文旅企业,为企业运营提供相关数字化服务,构建开放互助共赢的运河文旅产业生态圈。依托数字云平台建设,大运河沿线文物、文化、生态、产业等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运河文化产业生态圈初步成型。

  大运河沿线分散着各具特色的景区景点、传统村落、特色小镇和古城古都,形成一条独特的文化旅游带。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让海量的文化遗产突破时空界限,在屏幕、指尖重现生机。“数字运河”的出现,为新时代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新的路径,也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蔚蓝色的背景下,样式各异的漕运船只在大运河水面缓缓行驶。沿河北上,路过杭州拱宸桥、苏州吴门桥、镇江金山寺……在位于江苏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一幅生动的运河山水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在游客眼前徐徐铺展。直径24米的地面屏幕、高8米的环形巨幕组合成沉浸式数字展厅,游客步入其间便可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大运河以一种全新的形式“活”了起来。

  “一条河活起来,一段历史就有了逆流而上的可能,穿梭在水上的那些我们的先祖,面目也便有了愈加清晰的希望。”作家徐则臣在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中写道。数字技术与文化旅游的融合,让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宝贵价值不断凸显。大运河这一“流动的文化”,没有凝固在历史中,而且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

有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