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为了对付日益兴起的共产主义发展势头,美国国内掀起了一股极端的“反共”政治飓风,飓风的源头则是一位靠欺骗选民上台的国会参议员。在他的操弄下,美国有超过十万多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迫害,造就了一次美国式的“大清洗”运动。
这位参议员名叫约瑟夫·雷芒德·麦卡锡,出生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一个小农场主家庭。1946年,麦卡锡作为共和党候选人参选美国参议员。为了赢得选举,麦卡锡声称自己在海军陆战队服役期间多次参加战斗,而且负过重伤,给自己包装成一名英雄形象,从而获得选民的认同,赢得了选举。
在参议员任期上,麦卡锡完全成了一个政治掮客,大肆收取各大企业主的资助,为他们谋取利益。同时麦卡锡还酗酒、赌博,导致名声大坏。为了挽回声誉麦卡锡瞄上了陷入争议的马尔梅迪大屠杀案的审判。
二战期间,在比利时的马尔梅迪有300名美军被德军俘虏,其中有80多人被枪杀,这就是历史上的马尔梅迪大屠杀案。当时在审理制造这起惨案的德国战犯过程中,有德国战犯声称被美军虐待。参议院为此成立了一个调查组,但麦卡锡并不在内。麦卡锡却主动跳出来跟媒体爆料,声称战犯确实受到虐待,应该减刑,为了达到更大效果,麦卡锡还将已经成年的战犯说成是十五六岁的孩子。可是让麦卡锡没想到的是,他的所为非但没有扭转自己的声誉,反而搞得自己臭名昭着,毕竟纳粹德国的罪行让美国人民深恶痛绝。
这对于正打算竞选连任的麦卡锡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打击。麦卡锡迫切需要改变自己在选民眼中的形象。就在这时,一则消息让他眼前一亮。
那是在1949年9月,苏联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在此之前,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美国原本计划凭借此项独一无二的技术称霸世界,结果却被苏联人摧毁了,这让美国人很是恼火,进而怀疑是有间谍出卖了国家。美国联邦调查局经过调查,很快就拘捕了朱利叶斯·卢森堡夫妇。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卢森堡夫妇只是在1945年向当时还是盟国的苏联提供的非原子弹方面的资料,但美国政客为了打击共产主义势力仍旧以叛国罪逮捕了卢森堡夫妇。
这个案子无疑给了麦卡锡一次启迪。从1946年美国国会选举前后,共和党人打出“要共产主义还是共和主义”的竞选口号,煽动“红色恐慌”,指责杜鲁门是“粉红色木偶”开始,到后来,杜鲁门为确保顺利连任总统,在1947年3月21日签署第9835号行政令,要求彻查200万政府雇员的忠诚度,以表明自己政治清白。而这些政治纷争,却让美国社会对于共产主义的恐惧和仇视逐渐上涨。
身为共和党人的麦卡锡亲身参与了1946年的国会选举,对于当时共和党的那些竞选口号记忆犹新。他深感如果能充分利用好“间谍案”这个热度,那么他连任参议员的事情就不成问题。
经过一番精密策划,1950年2月9日第十六任总统林肯诞辰纪念日,麦卡锡在西弗尼亚州惠林市的一次演说中投下了一枚“原子弹”。他挥舞着手里的一份文件,声称掌握了一份205人的共产党名单,这些人至今还在国务院草拟和制定各项政策,最可怕的是国务卿艾奇逊很清楚这些人的共产党身份,却无所作为。
麦卡锡的演说震惊了整个美国。麦卡锡从外界反应中发现自己这一招走对了,于是接连在各地演说抨击国务院。这时共和党内普遍觉得麦卡锡是打击民主党的一大利器,于是大力支持配合麦卡锡,而美国国内一些“反共”组织也对麦卡锡给予扶持。麦卡锡很快成了美国知名的“反共斗士”。
得势后的麦卡锡竟然直接给杜鲁门和国务卿发电报,要求他们站出来表态。杜鲁门和民主党自然不甘心被麦卡锡牵着走,于是在参议院组织了调查委员会,结果发现麦卡锡的指控子虚乌有。
眼看风波就要平息了,1950年6月朝鲜战争的爆发给了麦卡锡一根救命稻草。借着美军在朝鲜的节节败退,以及国内日益增长的对共产主义的恐慌情绪,麦卡锡大肆宣传杜鲁门政府勾结苏联,在“帮共产主义”,甚至直接说民主党主政的20年是“叛国的20年”。麦卡锡一时风头无两。
但麦卡锡并不满足于此,为了进一步打击杜鲁门政府,麦卡锡在分析后,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杜鲁门政府的一员“大将”——乔治·马歇尔。1951年6月14日麦卡锡在国务院发表了有生以来最长的一次演说。演说中他直接将马歇尔攻击为“叛徒”、“谋杀者”,说他“帮助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最终迫使马歇尔告老还乡。
随着麦卡锡主义的推行,美国共产党遭受到全面清洗,全国共有5000多人以“叛国罪”处死,另有六万多人判刑。
1952年美国大选,麦卡锡如愿连任了参议员,同时借着麦卡锡主义高涨的势头,艾森豪威尔赢得总统大选。1953年初,麦卡锡就任参议院政府活动委员会主席,以及这个委员会的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主席,而该委员会的职责就是调查政府机构中的“共产主义渗透”。此时,麦卡锡的声望达到顶峰,在共和党内甚至可以和艾森豪威尔平分秋色。
这期间美国各个政府部门受到清查,为扩大战果,麦卡锡还把黑手伸向了外交和文化界。也就是这一年朱利叶斯·卢森堡夫妇在证据不足情况下被处死。知名记者斯诺和知名喜剧演员卓别林被迫远走他乡。还有无数普通百姓家庭生活在惊恐中,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人闯进来搜查是否有违禁品。
洋洋得意的麦卡锡此时又把眼光瞄上了宗教。1953年7月麦卡锡的助手发表了一篇指责美国耶稣教会的文章,声称教会“受到了共产党的渗透”。教会立刻给予了反击,并直接致电给艾森豪威尔表示抗议。艾森豪威尔早已受够了麦卡锡的飞扬跋扈,于是借此机会,立刻发表广播谴责这一攻击行为,并迫使麦卡锡解除了助手的职务。
麦卡锡却并没有因此收敛,而是将手伸向了军队。当他准备调查美国陆军情况时,遭到了美国陆军的反对。事情闹到艾森豪威尔那里,于是艾森豪威尔让双方举行了一场公开的电视辩论会——“陆军—麦卡锡听证会”。在会上,陆军公布了麦卡锡窃取机密和伪造证据的行为,让上万观众通过电视看到了麦卡锡的真实面目,国内舆论开始转为攻击麦卡锡。
在总统艾森豪威尔的支持下,1954年底参议院通过了谴责麦卡锡的决议,并撤销了他的职务,长达五年的麦卡锡时代进入历史。1957年,麦卡锡病死。
根据事后统计,在整个麦卡锡时代,有1万多人被错杀,4万多人入狱,最后美国政府对超过10万受害者支付了总计9000万美元的补偿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