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报社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祝贺。贺信指出,40年来,经济日报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解读经济政策、报道经济成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经济日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创新经济报道理念和方式,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纸短情长,贺信厚重。贺信是对经济日报昨日成绩的肯定,未来发展的展望,更是对我国经济宣传工作在新征程上的点拨与擘画。新征程路上,经济报道宣传工作要讲好新时代经济故事,鼓劲高质量发展征程。
讲好新时代经济政策的故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政策力量。政策引领时代,理论启迪发展。讲好新时代经济政策的故事,帮助我们了解昨天,认识今天,展望明天。比如,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我们要宣传好具体举措,具体方法,帮助公民,帮助企业,帮助经济实体更好的落实政策,把政策力量变成发展力量,变成经济力量。
讲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故事,为高质量发展打造厚重底气。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精彩纷呈,不断创造新的辉煌。比如,我们要讲好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各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蓬勃兴起,沿海地区踊跃创新,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北振兴蓄势待发,边疆地区兴边富民这些故事。通过故事让我们更好认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只要笃定信心、稳中求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这些故事,能够让我们自豪,让我们底气充足,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讲好新时代经济创新的故事,为高质量发展点燃活力引擎。从传统经济到现代经济,从汽车经济到航天经济,从实体经济到云端经济,从数字经济到绿色经济,等等。时代不断发展,科技不断创新,消费不断丰富,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我们要讲好电商经济的故事,生态文明经济的故事,健康经济,直播经济的故事等等。经济创新,打造今天活力,孕育未来发展潜能,我们要讲好新时代经济创新故事,为其加油,激励其发展更好更快,走向更大更强。
讲好新时代经济故事,鼓劲高质量发展征程,不仅是专业日报的责任,也是所有媒体的担当,所有公民的使命。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发展是硬道理,经济是硬实力,发展经济,人人担当;护航经济,大家努力。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相向而行、携手并进,提振信心,发展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我们人人担当。(殷建光)
2023年1月1日,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景区出现雪后云海景观,浩瀚云海中,南方喀斯特桌山地貌若隐若现,每逢雨雪过后,会出现云海气象奇观。
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1月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中国外文局受邀参展。
2022年12月28日,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出现雾凇景观,黄河两岸的树木、道路银装素裹,美景如画
近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红十字会开展“温暖青城——健康送万家”活动,为家中有65周岁以上老人的困难家庭发放“健康防疫包”
2022年12月25日,江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发热流动便民诊疗车开进居民小区,为发热居民开展免费诊疗、平价供药等服务
2022年12月21日,航拍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海子村油菜种植基地和海子湖泊,绿意盎然美丽如画。
2022年12月20日,“终身不拟作忙人——南京博物院藏傅抱石作品展”在江苏省苏州博物馆启幕。此次展览共展出傅抱石的绘画作品46件,常用印章10余方。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2月19日。
2022年12月18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闫庄镇大北林村,莒县过门笺传承人在凿刻传统过门笺,迎接新年的到来。
2022年12月17日,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鱼尾洲湿地公园水杉进入最佳观赏期,成片水杉树叶由绿变红,色彩斑斓,与城市构成一幅和谐生态画卷。
2022年12月15日,冬日暖阳下的江苏苏州古城与环城河畔景观。俯瞰古城、街坊,“一桥一路”,窥探出当年姑苏城的“小桥,流水人家”,别有一番江南水乡独特风韵。
北方的冬天,树上的叶子落光了,小草也黄了。但大自然又给了我们另一番美的景象,雪花飘飘洒洒,染白了大地,瑞雪绚丽多姿,既温情又浪漫。身处此情此景之中,全无了冬日的凛冽。
2022年12月9日,第六届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CIODC)暨“一带一路”器官捐献与移植国际合作发展论坛以线上会议的形式顺利召开。
2022年12月5日,上万只红头潜鸭、骨顶鸡等鸭科类鸟类来到河南三门峡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越冬,场面十分壮观。
由于近期山区极端天气频发,当日下午16时许,新疆伊犁边境管理支队伊车嘎善边境派出所特阿克苏边境警务站接到牧民李某求助称,在牧区开车返回家的途中,不慎将车辆陷入一米多的积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