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想讲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风吹半夏》,它讲的是钢铁行业一位女性民营企业家的成长史,我看到第18集,觉得非常不错,它不仅在故事讲述上非常紧凑,而且对人性、时代的刻画也入木三分。风吹半夏这个取名,也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先简单介绍一下剧情,故事讲述是90年代,许半夏与童骁骑、陈宇宙,三个人,从收废品开始,到做起了废钢生意,然后是许半夏,以一人之力打通了从黑海向国内进口废钢的渠道,一跃成为了当地的废钢一姐。现在进展到准备收购省二钢的环节。
这部片子我想先从许半夏这个名字开始分析起。故事开始没多久,许半夏的发小陈宇宙就跟童骁骑介绍了半夏名字的由来,半夏是一位药材,生半夏有毒,熟半夏则是一位良药。许半夏的妈妈生她难产而死,她的父亲因此痛恨女儿,给他取名半夏,就是生半夏有毒,是对女儿的一种怨恨甚至诅咒。
不过说起来,这种家庭对女儿的怨恨,只是在片子中被讲述得富于戏剧化,但是,即便在今天的不少农村或者传统家庭中,生出的是女儿、而不是儿子,本身就被家庭认为是一种遗憾,就是很可能招致对女儿的轻视甚至憎恨的。包括许半夏一开始收废品,后来收废钢,这些初始职业的安排,都在强调许半夏被憎恨、被忽视、甚至在心理上被遗弃的状态,这就是这部片子最核心的张力所在,女人与钢铁,一个是被憎恨、被抛弃的、看起来最无权力、最羸弱的女人,与象征着现代化、象征着财富、权力、荣耀,看起来无坚不摧的钢铁,他们被结合到了一切,最后由女人驾驭钢铁,许半夏成了女版的万磁王。这部剧的打底,本身就是特别燃。
我们再继续说许半夏,许半夏的妈妈生她难产而死,父亲的憎恨以及这种诅咒式的取名明显说明,他认为半夏是克死了自己的妈妈,换句话说,就是他认为许半夏这个人,命太硬,在剧里,我们也能感觉到她爸是有些怕她的,许半夏呢,也确实呈现出那种极其顽强的生命力、甚至是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狠劲,要说克,她目前来讲确实是基本把剧里所有的男人都给克住了。但是,我想说,许半夏这种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决断,并不是天生的,某种意义上来讲,我觉得,正是因为,他父亲认为她命硬,在心理上、甚至身体上遗弃了她,才把她的命,磨炼得真的硬了起来。
命硬其实一个很玄学的讲法,我们不如看表现在许半夏身上最显着的特点是什么?其实就是四个字:敢赌,能扛。这是许半夏命硬的本质,敢赌就是敢想敢干敢冒险,能扛就是敢于为自己的冒险承担责任而且能承担到最后,在剧里就是承担到了化险为夷、变废为宝。有了这两个品质,许半夏才是狠人。为什么许半夏是一个敢赌能扛的人呢?因为作为一个近乎被遗弃的女儿,如果不能承受、不能扛住物质上、精神上长达几十年的重压,她怎么可能以一个还算正常人的面貌走到现在呢?所以她一定是能扛的人。而对于一个本来就一无所有的人而言,她的每一次选择,又什么可顾忌的呢?面对选择时,她是不是要倾其所有,抓住她认为的能够翻转她命运的机会呢?所以她一定是一个当赌则赌的人。而只有敢赌能扛的人,才是真正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狠人,因为敢赌,就意味着有目标,而且目标够大够清晰,而能扛,这个人才可能抵达那个目标。当然,我们这不是说每一个被遗弃被否定的女儿都会养成这种性格气质成为强人,因为不少人早就在这种消磨之中隐退尘烟了。但是,这部剧的前提就是,许半夏她活过了她的最脆弱、最容易受伤害的童年和青春期,那么,站在我们面前的主角,成年许半夏,就一定是这样一种敢赌能扛的打江山性格。
所以,一些在我们看来匪夷所思的行为就瞬间可以理解了,比如说,一开始老大哥在饭桌上分5万吨废钢的份额,老大老伍说自己拿2万5千吨,小许要的线吨给她,许半夏是怎么说的,她要老伍分他1万5000吨,我看到这,心里想,哇,这人她也太敢想了吧,给他1万5000,那他原本个团伙里的小妹妹,这不成老大也成老二了啊,但这就是她的性格,就是看到这种机会,她就是要赌一下试一下的,说不定老伍就同意了呢,事实上,老伍也确实没有当场拒绝啊,而且这种说两句话的事也不吃亏,不赌白不赌。再比如,钱基本没影,她就要建堆场建码头,到了俄罗斯,一行人被骗了打道回府,她一定要待在俄罗斯,一定要自己打通渠道,这也是赌,到了黑海,他货都没见到直觉是好钢,就直接签了合同。你说这是赌徒心态也可以,说这是冒险家性格也没错,反正她就是这样,借钱越来越多,一路都是赌过来,与之形成对比的就是赵垒,赵垒是算计过来的,所以,最后赵垒给许半夏打工,因为自古以来,都是天才的数学家给成功的冒险家打工嘛。但是,其实光冒险、光敢赌也是不行的,他的背后还需要超人的韧性、超强的耐力,最典型的就是黑海的废钢到了后,国内的钢价却开始狂跌,半夏遭遇了来自买家、同行、家庭的一系列的非常人可以忍受的逼迫折磨,扛了大半年后,她才终于等到了钢价回暖。当然,许半夏能等到春天,与赵垒、童骁骑等人的支持密不可分,但是,她性格之中的坚韧,那种能扛事能挨事的坚强意志,也使得她的冒险精神,不至于变成莽撞、变成匹夫之勇。
基于半夏的这种性格气质,我们都可以更好地理解她一开始为什么要帮素不相识的童骁骑,借钱给他妈看病?这其实是有点费解的。这一方面当然是许半夏可怜童骁骑,不过这种可怜不是那种觉得别人可怜自己好的可怜,而是某种同为弱者、同为曾被逼入绝境的人的某种共情,比如,和她一起开废品站的陈宇宙,身形瘦小,从小患有血液病,也是弱者和社会边缘人,所以,许半夏对弱者、社会边缘人的共情,是一以贯之的,所以许半夏深更半夜让陌生人进院子躲雨,不算突然。但是,第二天给童骁骑钱,然后拉他入伙一起创业,甚至童骁骑出狱后还把它当成和发小陈宇宙看齐的自家兄弟,这个单纯靠边缘人同情边缘人就已经不能解释了。所以,许半夏帮助童骁骑,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因为他看到了童骁骑和自己的相似性,是一个和自己一样敢赌能扛的人,也是一条草莽英雄。
我们直接看童骁骑为了她妈凑医药费拉到废品站卖的是什么吧,是一车的巨沉无比的井盖,这当然说明童骁骑力气大,尤其是在绝境之中有爆发力,这是个优势了,但是更重要的是,偷井盖违法啊,违法当然不对,所以后来半夏也带着他们把井盖给重新铺了回去。但是,客观来讲,违法也是一种冒险,只是一种不被允许的冒险。包括把单位的车开出来公车私用导致自己被开除,以及后来打伤半夏前夫做了5年牢,这都说明童骁骑是一个能扛事的人。事实上,当三个人真正一起打江山后,童骁骑就是充满地展现了和许半夏一样的敢赌能扛的性格,比如,污染滩涂来压低村里提出的堆场租金,这当然是黑社会行为,有严重问题,所以小说的名字叫《不得往生》嘛,就是对这种罪孽的指认,但这种行为反映的呢,也是一种典型的天不怕地不怕的赌徒心理,再比如,没日没夜带着车队运沙子给半夏的公司续命,最后自己翻车差点送命,这就是能扛事,拿命来扛事。所以,许半夏看到童骁骑,能如此出手相助,当然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但更是英雄惜英雄。
当然,都是英雄好汉,不见得适合一起打江山,童骁骑很快能得到半夏的信任,很关键的原因还是因为童骁骑冒偷井盖这么大的风险是为了救母亲,后来甚至为了帮自己坐了牢,这说明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知恩图报之人,许半夏自己就说,做生意,除了规矩,还有情义。情义其实就意味着极低的合作成本和交易成本,重情重义的英雄才能桃园三结义,一起打江山。
而从许半夏的这种性格中的匪气,我们也能理解,在从俄国进口废钢这个故事段落里,为什么外企大佬赵垒会那么支持基本只有一面之缘的许半夏。许半夏大幅让利接受了不少的不平等条约当然只是赵垒支持她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但是,让赵垒对她刮目相看还有一点就是,许半夏身上这种敢赌能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狠劲,赵垒知道许半夏是把自己全部身家都搭进了进口废钢这件事,还有一个细节就是许半夏当着赵垒的面喝下了一小壶白酒,这就是一种搭上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宣誓,赵垒买的就是这股子赌性,这股狠劲。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赵垒会认可这种股子的狠劲呢?为什么许半夏这种敢赌能扛的性格能够成功呢?因为风,风就意味着变化多端,意味着每一种可能在某个时间段或者时间点,都有很大机会成为现实,关键你看你敢不敢抓,能不能挨。所以,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变动年代里,敢赌能扛的狠人,就是比其他人更抓住机会,趁势而起。
剧里最典型的就是,废钢到了国内,结果市场价比成本价还低,时间还持续了大半年,但最终因为国内建筑业市场开始景气,这半年差点跌入十八层地狱的许半夏马上就是翻盘了。
那么,如果换乘有钱有实力的老五、鸡贼的裘老板或者个性软弱的冯遇呢,恐怕是废钢到国内的当口就会马上去止损了。只有像许半夏这样的性格、这样的处境的人,才可能绝地反击。而之所以能绝地反击,是因为在当时的中国,风云变幻,变化变动太多,半年时间,趋势就可能扭转,一下刮东风,一下刮西风,所以,你赌东风,只要能挨过西风,你就能赢,你赌西风,只要你能挨过东风,你也能赢。这就是狠人、悍匪在这个“风的时代”、在这个变动年代的优势。
包括许半夏一个人在俄国突然抓了骗子,然后骗子的叔叔居然真的有便宜废钢卖,我们可能也会觉得这运气也好了吧,太不真实了吧。但是,当时的俄国也是风云激荡,处于急速的变动之中。所以,敢赌能扛,就可能等到天明,抓住机会。所以,许半夏偶然打通了废钢渠道,其实也具有时代和个性的一点必然性在里头。
当然,说到这,那么,这部片讲仅仅讲的是一个狠人的成长史,是个人化的,传奇化的,但是,回到风吹半夏,我们一开始讲了许半夏的名字的由来,其实只说了生半夏有毒,进而从这种父亲的诅咒中分析许半夏性格的由来与本质,但半夏分生熟,生半夏有毒,熟半夏有益,也就是说,半夏既可以有益也可以有害的,它其实是一种半导体。
而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再来仔细看看许半夏的行为。比如,许半夏作为主角,我们很自然地给他加道德光环,包括在原小说第一章里,污染滩涂其实就是许半夏的直接指令,而在电视剧里就得安排陈宇宙来出这个坏主意。这个情节不再剧里就不细说了,但比如剧里,一开始倒卖工厂的废钢筋,使用童骁骑的公车来积累第一桶金,这是不是有些问题呢?然后,进口黑海的那批废钢,是不是其实也是在做俄国腐败的帮凶呢?包括拖欠郭启东的借款,延期兑付赵垒的合同,等等,是不是都有瑕疵,或者是在钻空子呢?
这说明,许半夏这帮人,在人格之中是有一些黑暗的东西的,至少他们不见得是对自己有多高道德要求。
但是,反过来,半夏卖掉了废钢筋,是不是也顺手帮了工厂的忙呢?进口了北边的废钢是不是首先还是为了国家的建设做了贡献呢?延期兑付合同,最后的结果是不是也是双赢呢?许半夏占了滩涂,建了堆场和码头,把公司做大,是不是重新创造了更多就业,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呢?包括说许半夏在第18集中帮被断水断电的钢铁厂职工打官司,这就更明显是直接在做好事了。
所以,许半夏,人如其名,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益的,所谓,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关键就看这个世,这个社会是怎样的?有风,有机会,每个人的才能都被认可,都有发挥的空间,那么,原本有害的也可以变得有益,就像剧中,这些人格中有黑暗气质的人,这些算不上纯粹好人的人,在特定的条件下,照样也可以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风能把半夏从生吹熟,变害为益。而没有风,则会相反,本来有益的东西,本来有用的人,也可能会成为害虫,变成坏人。
而说了这么多,风吹半夏,风象征着一种能将半夏由生吹熟的力量,那么,风从何来呢?一个近乎废话的生活常识,只有通风的地方才会有风。也就是说,只有开放的环境才会产生风,风从开放中来。所以,单说这个片名也是取得很好的,它对时代内在逻辑的理解既深刻又充满着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