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助力创文 你我共建 巴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真抓实干 加快建设“四宜四有”现代化文明新城
巴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照创文工作要求,找准住建领域创文“考纲”,围绕“不失分,得高分,排高位”的工作目标全面部署、全面落实,对标扛鼎担责,打响住建系统创文攻坚战。
巴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作为12个市级创文重点部门之一,主要牵头负责1个生活环境工作组、4类申报点位、4大创文项目、8项网报资料等16大类303项工作任务。
今年以来,巴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先后召开24次全系统创文推进或专题会议,阶段性跟进部署创文最新工作,出台《创文网报资料扣分规则》《严格创文资料审核流程》等规定,从工作落实、审核流程、失责追责等3个方面明确创文要求,确保全局上下步调一致。成立创文督查小组,落实网格化动态巡查、及时整治机制,紧盯上级反馈和自查的关于城市道路破损、园林绿化踩踏、盲道不畅、绿化带溢土等突出问题,实行“日督查、周反馈、月通报”制度,按照梳理的创文问题清单,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并对整改情况适时开展“回头看”,督促问题整改直至销号。
据了解,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积极履行点位牵头责任和行业指导责任,积极落实生活环境专项组工作,细化《创文生活环境专项工作组任务清单》,明确各项指标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协调9个成员单位召开创文生活环境专项工作组专题会,促进专项组17项任务落地落细。持续做好工作提醒和跟踪督办,对市本级点位,及时向责任单位告知点位职责,提出工作建议,齐心协力抓好点位建设工作;对辖区点位,向三区住建局下发《通知》,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和行业指导,督促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点位不扣分。
据介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分5个片区推动社区包保工作日常化,解决包保社区污水管网治理、通道硬化等创文难点(堵点)问题,推行包保社区党建+小区+物业管理新模式,指导后河社区完成物业服务企业登记注册。发挥市建筑物业党委作用,实施“红色管家”项目,推动物业党建联建,小区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强化市住建系统各支部与包保社区党组织双向互动对接,加强与包保社区沟通交流和良性互动,听取诉求解决情况,征集新的诉求需求,解决疑难问题,累计召开双向互动需求座谈会5次,收集并解决污水管道堵塞、环境风貌、日常管理等问题诉求28条,均已全部解决到位。同时,积极解决资金3万元用于包保社区日常环境维护、创文工作宣传等,并将包保社区范围内老旧小区纳入2022年改造计划,预计总投资2736万元,目前,莲花锦苑、莲花小区改造已开工建设,主要对雨污水管网、消防管网、楼道间墙面漆、地面硬化黑化进行改造,新增老年活动中心、停车位、门禁道闸等。
“我们将持续做好工作提醒和跟踪督办,夯实协同部门配合责任和辖区主体责任,齐心协力抓好创文各项工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围绕“创文不停歇”的工作要求,理顺一个机制、更新两个规划、组建三支队伍、畅通四个渠道,着力补齐城市创文短板弱项。
理顺一个机制。理顺中心城区市政管理体制,厘清市级与区级事权范围,现场勘察定界明确责任,进一步明确各级创文责任和分工,充分发挥基础性单元作用,全面推进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更新两个规划。结合推动创文急需实施项目,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建设海绵城市,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修订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有计划、成规模生成重点项目187个,推动创文工作从“点状”向“面域”转变,实现城市补短系统化、市政提档更新专业化、市容秩序管理规范化。组建三支队伍。即巡检查漏专班、管护整改专班、督查验收专班。落实3名专职人员,组建巡检查漏专班,围绕强化广场公园、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等重点区域,对标创文网报资料、点位打造、城市短板弱项等,以暗访督查方式,不定时间、不定点位开展巡检查漏。管护整改专班由园林、绿化、市政等专业人员组成,强化城市绿荫、市政设施等管理、维护、修复,着力整改日常巡查和接收反馈问题。今年以来,按照“安全大于美观”原则,制定行道树“排险、利居、宜商、城美”方案,累计修剪灌木带约40公里,修剪处理行道树800余棵。常态开展设施修理维护,完成人行道修补33条、约2300平方米,铺设沥青路面1万平方米,维修路灯250余盏,全覆盖标记管理市政窨井盖,管辖范围内窨井盖全部加装防坠网。督查验收专班负责对照创文达标要求,按照问题清单逐一督查验收,确保实时整改达标、交账销号。畅通四个渠道。畅通群众参与、沟通协作、人员保障、资金保障4个渠道。畅通群众参与渠道,针对市政项目、街区改造、行道树修剪、交通组织、节点打造、堵点整治等,通过召开坝坝会、网络征求意见、设置意见箱等方式,征集市民意见,及时回应诉求,努力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建立与综合行政执法、环卫、市辖区等单位沟通协调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信息互通和动态联动,及时修补城市“面容”,营造良好城市形象。强化创文经费和人员保障,组建局创文办,专职统筹创文工作,安排创文专项资金320万元,简化支付流程,确保保障及时有力。
“今年,我们强化项目谋划实施,深研住建领域政策投向,会同市创文办和辖区人民政府谋划中心城区2022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0个、总投资121.08亿元,将于3年内实施完毕,其中涉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指标达标项目58个,重点涵盖农贸市场升级维修、广场提升改造、盲道改建、公厕改造和重点街道整治维修等类别,目前项目正梯次提速加快建设。”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在谈到今年创文重点项目时说道。
今年以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认真践行“三提速三提升”,聚焦城市发展堵点痛点,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坚持补短板、提品质、惠民生,加快建设“四宜四有”现代化新城。在提速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59个项目已纳入省级有关部门项目库。完成状元桥和江北农贸市场2个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仅2个多月建成巴河廊桥至大佛寺健康步道并对市民开放。玉堂桥、巴河生态修复、人防“321”、垃污“新三推”等重点工程,老旧小区改造、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等民生项目以及代建项目有序推进。主动承接并建成中心城区4个爱心驿站建设任务,多次现场论证选址,为环卫工人、外卖送餐员、快递配送员、交警等8类户外劳动者提供临时休息、饮水、热饭、充电等场所,让城市奉献者充分感受到城市温度。
该局紧紧围绕群众堵点痛点和创文指标短板弱项,提速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完善老旧小区功能品质,累计投入4.4亿元,改造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34个、28865户、270.32万平方米,书院小区、植保小区、义阳二街片区等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实施棚户区改造4449套,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改进监管方式和手段,提升行业监管水平,利用巴中市城镇污水处理运行监管信息化平台,实时在线个污水处理厂运行、排放等情况,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9.3%。严格落实文明施工8个100%的要求,对中心城区18个在建工地点位实行“清单式+网格化”管理,加强扬尘、噪声、排水、食品卫生、建筑及生活垃圾处理等安全文明措施,强化建筑工地安全文明施工,推进标准化文明工地创建,提升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绿色施工水平。加大生活垃圾处理监管,中心城区无害化处理率达99.22%。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按照“市民有诉求、政府见行动”的总要求,全面起底住建系统涉及房地产、住房保障、农村危房改造等方面内容,开展民生诉求“大起底”、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动态清零”和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三大行动,收集服务对象、监管企业和群众意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对全市“问题楼盘”进行摸排,梳理市本级负责问题楼盘18个,采取领导挂包、专班化解、考察学习等机制,定期调度盘点,召开“问题楼盘”化解处置联席会议,确保真化解、真见效、真销号。推动制定《支持建筑业发展九条措施》和《促进市中心城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从市场主体培育培优、供需双向调控、体制机制改革等多向发力,推动建筑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经过受理、审核,8月9日,我市(巴州区、恩阳区、巴中经开区)以现金形式向首批24户购房业主发放了购房补贴。
在城区巴人广场、新天地广场、人民广场和回风亭公园实施城市功能、城市管理提升行动,采取“定岗、定责、定质量”原则,加大对城区广场噪音扰民、游摊商贩占道经营、牛皮癣(小广告)、卫生死角等突出问题的管控和综合治理,营造了“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广场人居环境。按照“除隐患、强整改、保运行、提形象”工作思路,通过持续对城区广场市政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维修(护)与提升打造,设置公厕指示标牌20个、安装便民座椅120把、设置健身器材8组、景观照明灯460盏、地砖维护改造约2800平方米、边坡防护加固1100平方米、切割改造广场引水槽1000余米、改造维修公厕下水道80米、新建公厕无障碍通道8处。江北城区广场市政设施服务功能日臻完善,绿地生态系统明显提升,创文公益宣传营造氛围浓郁,市民幸福指数、获得感明显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以精准对标创文任务为统揽,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抓好点位建设、网报资料和包保工作,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展现住建新作为。”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承担重要的职责任务,大到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小到市民的切身需求与感受,将始终突出创文引领,以精细化治理为抓手,全力推动创文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