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千里大运河汩汩清水荡碧波(新時代畫卷)

  4月28日,天津市三岔河口。三岔河口是南北运河与子牙河、海河连通的重要区域,也是天津中心城区重要的河道景观。

  4月28日,山东省德州市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对京杭大运河补水。图为四女寺枢纽工程。资料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盈盈一水连南北,悠悠流淌贯古今。4月28日,经过多水源生态补水,部分河道长期断流的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清水复流、碧波荡漾、杨柳拂岸,古运河展新颜、焕生机。

  千裏運河,迤逦穿行,溝通江南水鄉、齊魯大地、燕趙沃野,串聯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從曆史時光裏的舳舻千裏、漁火延綿,到現實圖景裏的物阜民豐、水清岸綠,這條始建于春秋時期的人工運河,至今仍發揮著防洪排澇、輸水供水、內河航運等功能,是潤澤百姓的水脈、運輸物資的動脈、傳承曆史的文脈。

  長期以來,受氣候變化、人類活動、經濟社會變遷、黃河淤泥等影響,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段一些河道斷流,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汙染、水生態損害等問題持續困擾。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京杭大運河保護治理。今年4月14日起,水利部會同北京、天津、河北、山東開展京杭大運河2022年全線貫通補水工作,利用南水北調東線北延工程供水、引黃水、本地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水源,向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707公裏河段進行補水,計劃補水量達5.15億立方米。截至5月6日8時,已累計補水41419萬立方米,約完成計劃補水量的80.4%。

  汩汩清水“解渴”運河。生態補水途經之處,水流下滲,回補地下水。河北、天津部分地區從大運河引水,灌溉農田,可置換地下水用水,促進華北地下水水位恢複。此外,生態補水還將有效改善運河水資源條件,促進周邊生態環境複蘇。

  复流更要长流,保护治理要久久为功。“十四五”时期,京杭大运河要实现主要河段基本有水目标。完善河道水资源条件、提升防洪排涝能力、加强岸线保护、助力绿色航运发展,让京杭大运河不仅成为有水的河,更成为美丽的河、幸福的河。

有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