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关心青年成长成才,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怀揣远大理想、牢记党的嘱托、肩负时代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殷殷嘱托 关怀备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关心青年的成长进步,为广大青年送去关怀、寄予期望
“武汉的经历让我的青春更有意义。”武汉工作期间,刘金鹏一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ICU病房工作。除配药打针工作外,还要负责重症患者使用呼吸机和气管插管期间的护理、血滤病人的护理等。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每逢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同年轻人对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指引当代青年劈波斩浪,推动当代青年不断向前。
“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
“广大青年要充分展现自己的抱负和激情,胸怀理想、锤炼品格,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断书写奉献青春的时代篇章。”
“要充分发挥青年的创造精神,勇于开拓实践,勇于探索真理。养成了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终身受用。”
走近青年、倾听青年,习近平总书记是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用朴实亲切的话语,为广大青年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用“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生动比喻,引导青年要养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用“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语重心长,教育青年要丰富学识、增长见识;用“年轻人不要老熬夜”的深切关怀,叮嘱青年要注重身体健康……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青年朋友,习近平总书记也深入研究他们成长成才的特点和规律,用细致入微的关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希望志愿者们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热情参与、真情奉献,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积极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用青春的激情打造最美的‘中国名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南京青奥会志愿者”的嘱托;
“希望广大海外学子秉持崇高理想,在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身价值,努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在德留学人员的期望;
“希望你们珍惜身穿戎装的机会,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之中,在军队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华,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淬炼成钢,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南开大学新入伍大学生的勉励;
深厚的期许、深情的嘱托、深刻的教诲,如清泉滋润着青年的心田,如明灯点亮了当代青年前进的道路。
“我们要用欣赏和赞许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创新创造,积极支持他们在人生中出彩,为青年取得的成就和成绩点赞、喝彩,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多措并举 呵护成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系列扎实举措不断出台,推动青年工作不断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同学们有的居家线上投简历、笔试面试,有的还在准备事业单位的考试,大家的确感到压力不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虢倩说。
“各级党委、政府和社會各界要切實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千方百計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熱情支持高校畢業生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爲黨和人民建功立業。”
面對嚴峻複雜的就業形勢,國家聚焦高校畢業生這一重點就業群體,推出了許多超常規舉措,積極緩解高校就業壓力。企業擴招、研究生擴招、基層就業擴崗,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在線宣講、線上線下招聘同步發力,多項政策爲畢業生提供不間斷就業服務。
國家和民族的夢想要靠青年一代實現,青春之花的綻放則需要黨和政府來托舉。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深切關懷下,一系列紮實舉措相繼出台,爲新時代青年夢想的實現提供了肥沃土壤:
出台《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關于大力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若幹政策措施的意見》《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等,爲青年人才就業創業提供指導;
印發《關于實施青年就業啓航計劃的通知》,對失業青年定向摸排登記,使有需要的失業青年都能得到相應就業政策和服務幫扶;
一項項政策的推出,幫助高校畢業生樹立了正確的就業觀念,也拓寬了廣大青年就業創業的渠道。越來越多的當代青年在自己的崗位上爭創一流業績,成長爲各行各業的行家裏手。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提出要把青少年作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中之重;《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從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戀、就業創業、文化、社會融入與社會參與、維護合法權益、預防違法犯罪、社會保障等10個領域提出了青年的具體發展目標。
“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是一件大事,關乎黨的命運、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計。”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下,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2019-2023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産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關于適應新時代要求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的意見》……都爲年輕幹部的成長鋪就更堅實的道路。
黨有號召,團有行動。作爲黨的助手和後備軍、黨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新時代,共青團應該如何更好發揮聯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我們必須根據形勢和任務發展變化,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把工人階級主力軍、青年生力軍、婦女半邊天作用和人才第一資源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把13億多人民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給新時代青年工作提供了改革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隨後幾年,《共青團中央改革方案》《全國青聯改革方案》《學聯學生會組織改革方案》《中央團校改革方案》等相繼印發,不斷增強共青團的政治性、先進性、群衆性,也讓共青團更好地肩負起了引領凝聚青年、組織動員青年、聯系服務青年的光榮職責。
在共青團的帶動下,廣大青年積極參與“振興杯”“挑戰杯”“美麗中國·青春行動”等活動,在不同舞台展現青春風采的同時,也爲中國夢的實現貢獻青春智慧、凝聚青春力量。
勇挑重擔接續奮鬥——新時代中國青年朝氣蓬勃,在擔當中曆練,在盡責中成長,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征途上奮力前進
在湖北武漢,報名加入民兵突擊隊參加防汛的李健雄,和同事从凌晨起连续奋战十多个小时,抢在暴雨前筑起近200米的子堤,而他的手心已磨出颗颗水泡。
“我报名走上大堤,源于父辈们的讲述。”1998年出生的李健雄从小便听到大人们讲述解放军英勇抗洪的故事。“小时候一直觉得英雄很神奇,这一次,该我们站出来了!”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各条战线都展现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信念和勇气,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书写璀璨青春。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就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
忍痛告别重病卧床的父亲,深夜冒雨奔向受灾群众,不幸被突如其来的山洪夺走了宝贵生命……黄文秀将自己30岁的芳华,定格在扶贫路上。
生前的她,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选择回到革命老区百色工作;接受组织安排的任务,奔赴偏远贫困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动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
4项核心指标国际领先,5个领域填补国内空白,9项关键技术国内顶尖——成立于2005年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新一代精打体系武器系统青年创新团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无数次的失败磨砺,无数次的彻夜不眠,关键时刻的大胆决策,毫厘之间的心细如发——成绩的背后,是团队的艰辛与付出。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不断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社会共进步。
今年4月,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坐落于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的交大西迁博物馆,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回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学校考察调研时的场景,电子与信息学部青年教师沈超倍感振奋。他说:“我所在的系统工程研究所先后云集了多位享有盛誉的西迁老教授,他们的人生境界和崇高追求,激励我不忘初心,奋进致远。”
近年来,沈超所在团队沿袭前辈“动真碰硬”的风格,围绕国家对网络空间安全的迫切需求深入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和应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