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日達:資金周轉承壓曾吃多張罰單問詢披露瑕疵引監管關注

  近日,鴻日達創業板IPO經過三輪問詢,終于在2022年4月14日上會接受審核,連接器上市隊伍或再添一員。而翻閱鴻日達的詳細資料發現,其存在問題仍不少,即將上會鴻日達的質地究竟幾何呢?

  公開信息顯示,鴻日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鴻日達)是從事精密連接器的研發、生産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公司遭遇成長的煩惱。

  首當其沖的即是業績問題。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實現同比25.67%的增長,淨利潤同比大增62.45%。進入2021年後,公司高增長不再,業績增速大幅放緩,當年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比增幅僅2.11%、4.00%。

  從賬面上看,公司營收與淨利雖仍在正增長,但業績增速已大幅放緩。從實際經營角度來看,鴻日達已經出現了經營性負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同比下滑2.34%。

  此外,2021年鴻日達盈利能力相挂鈎的加權ROE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2019年至2021年,鴻日達加權平均淨資産收益率分別爲24.05%、29.05%、21.47%;扣非加權平均淨資産收益率分別爲20.23%、28.21%、19.57%。

  除去原材料上漲的因素外,資産折舊等固定費用增加也是導致業績下滑的原因。在材料成本、資産折舊等不可控因素影響下,2022年公司能否扭轉業績頹勢還是未知數。

  鴻日達的在財務上出現的問題不僅如此,進入2021年後,公司的毛利率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鴻日達綜合毛利率分別爲24.57%、28.11%、26.99%,連接器産品毛利率分別爲23.22%、26.64%、24.56%。2021年較2020年略有下滑。

  鴻日達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爲24.61%、28.16%、26.98%;2019年、2020年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別爲27.11%、29.05%,略低于同行平均水平。對此現狀,鴻日達解釋稱,主營業務毛利率對材料采購價格變動的敏感性較強,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導致公司毛利率水平波動。

  鴻日達也在招股書中明確表示,主要原材料市場價格受到宏觀經濟、市場供需及政策層面等多種因素影響,如果未來公司主要原材料市場采購價格出現大幅波動,將對公司的生産經營和盈利水平帶來一定的影響。雖然公司通過不斷優化生産流程、降低生産成本等方法來消化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但公司仍存在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導致公司毛利率水平波動,給生産經營帶來不利影響的風險。

  報告期內,鴻日達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爲5766.7萬元、-2855.66萬元、6730.66萬元,其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在2020年爲淨流出,頗爲異常。如此的經營現金流似乎無法支撐上述的2020年營收和淨利潤高增長。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鴻日達的應收票據分別爲2890.13萬元、1.01億元、7606.28萬元,應收賬款分別爲1.64億元、2.01億元、1.84億元,存貨分別爲1.1億元、1.34億元、1.72億元。綜上,報告期,該公司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存貨三者總額分別爲3.03億元、4.36億元、4.32億元,占流動資産的比例爲78.79%、88.1%、90.1%。

  不難發現,鴻日達雖然在2020年營收和淨利潤方面實現了一定的增長,但同期對應的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存貨資産合計金額也出現了大幅增長,明顯超過營收增速,且2020年其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淨流出,這不禁令人懷疑,2020年的高增長是以大量的賒賬支撐起來的,疑似存在賬粉飾業績的嫌疑。應收賬款余額過高,也存在壞賬難以收回的風險。

  延長或不能收回,從而增加公司資金成本、影響資金周轉、拖累經營業績。對于存貨,如果未來市場或客戶需求發生變化導致存貨周轉不暢,或産品市場價格大幅下跌,將會産生存貨積壓和跌價的壓力,給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此外,鴻日達的資産負債率明顯高于同業可比公司,且負債結構中近九成爲短期負債,由于該公司流動資産中缺乏可快速變現資産,從而導致該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嚴重不足且大幅低于同業平均水平,存在較爲明顯的資金鏈風險。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鴻日達的資産負債率分別爲71.85%、72.19%、66.18%,2019年、2020年,同業可比公司的資産負債率均值分別爲38.90%、40.88%。

  2019-2021年,鴻日達的流動比率分別爲0.72、0.85、0.91,2019、2020年同業可比公司的流動比率均值分別爲1.44、1.52;同期,鴻日達的速動比率分別爲0.51、0.62、0.59,2019、2020年同業可比公司的速動比率均值分別爲1.06、1.16。

  可以看出,鴻日達不僅負債率明顯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其短期償債能力亦明顯低于行業平均水平。且截至2021年末的流動比率不足1,速動比率不足0.6,存在較爲明顯的資金鏈風險。

  從資産明細看,2021年末,該公司賬上僅有3914.94萬元貨幣資金屬于可快速變現資産,但其負債端有5.25億元流動負債,其中2.37億元爲短期負債。

  該公司表示,由于存在通過向金融機構抵押不動産、繳納保證金、質押動産等方式獲得有關授信額度、貸款或開具銀行承兌彙票情況,該公司存在因不能如期償債導致相關的土地、房産被凍結或處置,從而對正常生産經營活動産生重大不利影響的風險。

  據了解,鴻日達所屬精密連接器行業是技術密集型産業,在該行業中,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持續發展的基石,爲了穩固自身優勢,高研發投入無疑是主要手段之一。

  從研發角度來看,2020年,公司研發費用出現一定幅度增長,但2021年研發費用爲3423萬元,較2020年的3383萬元,僅小幅增長1%。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則出現下滑,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爲5.17%、5.59%和5.54%。原地踏步的研發投入,無疑導致公司競爭力逐步下降。

  若和同行相比,鴻日達在研發投入這方面也是相形見绌。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同行業可比公司的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均值爲7.49%、7.09%。可見,鴻日達的研發能力處于該行業的中下遊水平。對此,鴻日達在招股書表示,公司在報告期內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建立核心技術優勢。這似乎和該類財務數據表現並不相符。

  該公司也揭露了其未來或存在研發失敗的風險。由于研發技術的未來産業化和市場化具有不確定性,如果公司的研發方向、研發産品、研發技術路線等未達預期或未能適應行業或客戶未來需求,公司前期研發投入將難以帶來經濟效益,公司面臨研發失敗的風險。

  鴻日達主要産品是精密連接器,工商執照顯示的主要經營範圍有:電子元器件制造;電子元器件與機電組件設備銷售等。實控人是王玉田、石章琴夫婦,二人合計控制公司82.5550%股份比例。

  關于行政處罰方面。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該公司有員工1396人、1290人、1539人、1386人,勞務派遣用工人數分別爲115人、362人、0人、0人,其中2019年勞務派遣用工人數占總用工人數的比例高達21.91%,這嚴重違反了《勞務派遣暫行規定》中“用工單位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10%”的明確規定。

  除此之外,鴻日達還曾存在倉庫易制爆化學品記錄虛假、生産車間噪聲超標等生産安全隱患和侵害職工生命安全問題。2018年12月,發行人因危險化學品倉庫內存放的易制爆化學品硝酸數量與台賬記錄不一致,不如實記錄存儲、使用的易制爆化學品的數量、流向被昆山市公安局責令改正並處罰款。

  2019年7月,發行人因生産車間粉料機崗位噪聲強度超過國家職業衛生標准等事項被昆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並處8.00萬元的罰款;昆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按“一般失信行爲”的情形爲發行人辦理信用修複,發行人前述行爲系一般失信行爲。

  另外,鴻日達實控人王玉田還因違規成立境外公司被外彙管理部門處罰。招股書顯示,實際控制人王玉田曾在薩摩亞先後注冊成立恩港有限公司和鴻日達集團有限公司,因在境外設立公司時未辦理登記,王玉田被國家外彙管理局張家界(000430)市中心支局于2018年5月30日給予警告並處罰款。

  更令人擔憂的是,天眼查顯示,鴻日達在報告期內曾被法院強制執行5次,執行標的超400萬元,子公司東台潤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還因此被凍結股權,2019年末方解除凍結。

  王玉田持股33.32%的昆山志一精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志一電子)在2010年被吊銷營業執照,原因不明。志一電子成立于2007年6月,注冊及實繳資本50萬元,經營範圍:電子元器件、模具、五金配件、塑料配件的研發、制造、加工、銷售。另外,石章琴還曾兩次開辦五金行,均被以吊銷營業執照收場。

  翊騰電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下稱:翊騰電子)是鴻日達2019年和2020年前五大外協加工商,采購金額分別爲765.01萬元、426.90萬元,占外協加工比例7.14%、6.91%。2018年,翊騰電子因“違反水汙染防治管理制度”被昆山市環境保護局處以罰款7.00萬元。

  蘇州市華婷特種電鍍有限公司(下稱:蘇州華婷)是鴻日達2019年第一大外協加工商,采購金額2,552.31萬元,占外協加工比例23.83%。2019年,蘇州華婷因“超標排放大氣汙染物”被蘇州市生態環境局處以罰款人民幣貳拾萬元整。同月,又因“違反固廢制度;違反水汙染防治管理制度”被處以罰款人民幣貳拾萬元整。

  普瑞迅金屬表面處理(蘇州)有限公司(下稱:普瑞迅)和深圳市頂豪五金塑膠有限公司(下稱:頂豪五金)是鴻日達2018年第三和第四大外協加工廠商,采購金額分別爲402.76萬元、364.28萬元,占外協加工比例4.14%、3.74%。

  2018年,普瑞迅因“以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汙染物”被蘇州市吳江區環境保護局處以罰款。2020年,頂豪五金因“未按照排汙許可證規定排放汙染物”被深圳市生態環境局處以罰款人民幣70萬元。

  翻閱深交所的問詢相關文件發現,在上市前夕,發行人注銷了關聯方。發行人存在多家報告期內及報告期後除名/吊銷/注銷/向第三方轉讓的關聯方:如發行人前身捷皇有限的股東ATAC于2016年除名,將在除名滿7年後解散;鴻日達集團于2021年5月注銷;蘇州同鑫力于2021年吊銷;東莞澳鴻電子科技于2020年9月注銷;安怡實業于2019年5月轉讓給第三方。

  深交所在第一次問詢中要求鴻日達說明報告期內、期後除名/吊銷/注銷/向第三方轉讓關聯方的原因,相關關聯方業務及財務情況,注銷前相關關聯方與發行人及發行人的客戶、供應商是否重疊,是否存在交易或資金往來,是否存在關聯交易非關聯化的情形;存續期間是否存在違法違規行爲,注銷後資産、人員、債務的處置或安置情況,是否存在糾紛;報告期內與發行人實際控制人、股東、高管是否存在交易或資金往來。

  第一次回複的時候交易所並不滿意,第二輪問詢的時候,交易所繼續詢問了這方面的細節,並追問爲何不在招股書披露關聯交易背景的原因。“請發行人說明向東莞澳鴻、昆山精石通支付期初剩余貨款的詳細情況,包括相關交易背景、貨物內容等;未在招股說明書關聯交易章節披露的原因。”

  而後,在鴻日達第二輪回複後,監管仍不滿意,在第三輪問詢中再次加問了關于與已注銷關聯方資金往來以及資金流水核查的相關問題。

  到此,問詢結束。但筆者不僅疑惑,是怎樣的原因使得鴻日達面對深交所的提問三緘其口、避重就輕,其中有何隱情?是否涉及利益層面?答案不得而知。

有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