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4月12日通報,全國新冠疫苗接種劑次超33億。疫苗費用超1200億元,由醫保基金和財政共同分擔。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正是因爲疫苗接種資金等各方面保障到位,在世界人口大國中,我國的新冠疫苗接種速度最快,覆蓋面最廣。
新冠肺炎疫情初起,2020年1月21日,科技部組織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組第一次會議”,成立了以鍾南山院士爲組長、14位專家組成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次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技應對”首批8個應急攻關項目緊急啓動。自此,圍繞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和産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動物模型構建等5大主攻方向,由國家衛健委、科技部、藥監局等13個部門組建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技攻關組,成立了藥物、疫苗、檢測、溯源、中醫藥等10個工作專班。
我國從新冠病毒疫苗研發項目啓動之初,到全球首個開展臨床研究,僅用時兩個月,到我國曆史上首次開展疫苗境外Ⅲ期臨床試驗僅用時5個月,到獲批附條件上市僅用時11個月。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說,總體來講,我國疫苗研發的進展創造了一個曆史紀錄。
2020年6月,按照依法依規批准的《新冠病毒疫苗緊急使用方案》,我國采取小範圍起步、穩妥審慎、知情同意自願的原則,在充分的不良反應監測和應急救治准備的前提下,對高風險人群開展了新冠疫苗的緊急接種。
2020年12月3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我國首款新冠病毒疫苗——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已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附條件上市,並全民免費接種。
2021年3月27日,我國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突破1億劑次,25天後,接種超過2億劑次。此後,疫苗接種速度不斷加快,從2億劑次到3億劑次用了16天,從3億劑次到4億劑次用了9天,從4億劑次到5億劑次用了7天,而從9億次到10億次,僅用了5天!累計接種10億劑次兩個多月後,2021年8月27日,國內新冠疫苗累計接種突破20億劑次。5個月後的2022年1月30日,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超30億劑次。
2021年5月26日,國際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志》發表國藥中生研發的兩款滅活疫苗Ⅲ期臨床試驗結果,這是全球第一個正式發表的新冠滅活疫苗Ⅲ期臨床試驗結果。也在2021年5月,世衛組織先後將我國兩款新冠滅活疫苗列入緊急使用清單,證明了我國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截至2022年3月,我國已有29款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占到全球的19%;有16款已在境外開展Ⅲ期臨床試驗,占到全球的27%;有7款獲得了附條件上市或者緊急使用的批准,占到全球的21%;有2款疫苗已納入世界衛生組織緊急使用清單,占到全球的20%。
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健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鄭忠偉在國務院聯防聯控發布會上表示,截至目前,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工作始終處于全球的第一方陣,已經實現了5條技術路線臨床試驗的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