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邊的生命守望者今天上了堂心肺複蘇課

  長江救援志願隊是公益性質的水上安全救援團體,每天都會安排有志願者義務守望武漢的兩江四岸。“我們平時主要承擔宣傳教育、安全值守巡邏、身體素質訓練三個方面的工作。根據記錄,去年長江救援隊至少成功救援了99次。”長江救援志願隊漢口江灘支隊成員胡九紅告訴記者,他們的主要救助對象是溺水者,所以心肺複蘇是志願者們的必備技能。

  這堂心肺複蘇課既有理論講解,還有實操訓練。志願者們幾人一組,在專業急救人員的指導下,每個人都會完整地進行一次心肺複蘇全流程操作,包括胸部按壓、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模擬操作等。

  中國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師、武漢市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工作站站長高明介紹,志願者們通過理論、實操考核後,可獲得培訓證書,有效期三年,發放證書也是爲了鼓勵群衆遇到緊急情況時規範施救。高明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衆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識是很有必要的。遇到了情況,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呼籲大家及時、正確施救。”

  “被長江救援志願隊義務救人的故事所打動,加上平日裏執行巡湖任務時也可能遇到類似情況,就想來學習一下。”東大湖民間河湖長周滿說,經過培訓後自己收獲很大,識別對象的狀態、胸部按壓的頻率、AED的使用,心肺複蘇的整個流程都熟悉了。

  據了解,自動體外除顫儀(AED)對救助發生在院外的心髒驟停病人非常重要,需要配合心肺複蘇術幫助病人恢複心跳。爲提升公共應急能力,2022年,武漢市將在公共場所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AED)4000台,開展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10萬人次。

  “AED一般會布置在機場、火車站、地鐵站、步行街等人群密集的場所,設備多了,人們的應急知識也要跟上。市民們及時正確地施救,可以在專業醫務人員到達前,爲病人爭取到寶貴的救援時間。”高明說。

有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