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澱“千年秀林”累計完成454萬余畝

  隨著2017年第一棵帶著二維碼的樹苗種下,幾年時間裏,白洋澱景區試營業、郊野公園開園、新區大氣質量顯著提升,“先植綠、後建城”的理念被持續踐行。

  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未來城市圖景:藍綠空間占比70%,3公裏進森林、1公裏進林帶、300米進公園。五年來,這座新城正在一步步向“理想生活”靠近。

  白洋澱被稱爲“華北之腎”,生態地位不言而喻。2022年3月1日,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稱,2021年,白洋澱澱區水質達到Ⅲ類標准(良好),同比好轉一個類別,主要汙染物濃度顯著下降。

  這一成效的基礎是白洋澱“三年三個台階”的連續突破。2018年以前,白洋澱處于劣Ⅴ類到Ⅴ類水質汙染狀態,自2019年起實現了由Ⅴ類到全面Ⅳ類局部Ⅲ類、再到2021年全澱Ⅲ類,改善速度之快開創全國先例。

  白洋澱現有大小澱泊143個,是華北平原上的最大淡水湖群。從上世紀60年代,白洋澱開始出現汙染,《2019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其所在的海河流域是國內水系汙染程度最嚴重的之一。湖泊面積比上世紀五十年代萎縮將近35%,上遊河流帶來輸入性汙染物,養殖産生尾水,周邊居民排放生活廢水……

  新區三縣共102個澱中、澱邊村,總人口約24.5萬,共建有小型汙水處理站119座。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爲了保證“不讓一滴汙水排入白洋澱”,通過多次專家論證,最終選擇將尾水輸送至澱外生態公園,作爲綠化用水、農田澆灌、揚塵澆灑、廁所沖洗等資源化利用,還可以壓減地下水開采,兼顧澱內與澱外的生態需求。

  按照相關文件規劃,雄安新區開展唐河汙水庫治理、白洋澱生態清淤、河口濕地建設等17項重點工程。其中,唐河汙水庫治理一期和二期工程徹底解決了40多年的曆史遺留汙染,消除了白洋澱上遊重大環境安全隱患。白洋澱生態清淤工作,增強了澱區水體連通性,有效改善了澱區水質。

  截至目前已完成府河、孝義河濕地爲期一年的調試運行,出水穩定;實施完成白洋澱清淤試點及清淤擴大,加速開展三期清淤,有效削減白洋澱內源汙染;推進退耕還澱、水系疏通及開卡除堼,打通澱內水流通道,恢複白洋澱生態,白洋澱水質提升到Ⅲ類,達到10年最好水平,白洋澱“華北之腎”功能逐步恢複。

  2017年11月13日,雄安新區“千年秀林”工程栽下第一棵樹。四年多後,累計完成約45.4萬畝綠化苗木種植。

  這是一片全冠種植、異齡複層混交的近自然森林。每棵樹都是在苗圃選材時就登記了二維碼,也就是每棵樹的專屬“身份證”,掃描後能詳細了解到苗木的來源、樹種、規格、産地等情況。這種通過大數據管理的方式,可以將每棵樹的信息、長勢情況等牢牢掌握,便于後期維護和管理。

  雄安新區森林的種植將主要依靠當地百姓來完成,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通過企業與農戶或集體間多要素多方式合作,使種植者獲得穩定的長期收益。

  根據新區生態建設要求,預計在2030年新區藍綠空間占比大于70%,森林覆蓋率達到40%以上,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倍。幾年間,高新區總體綠化覆蓋率不斷提高,“從9號地塊造林項目到10萬畝苗景兼用林,再到目前正在著力推進的起步區北部林帶,植樹造林從未間斷。”雄安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區累計造林45.4萬余畝,“一澱、三帶、九片、多廊”的綠色空間骨架基本形成,集中連片的大斑塊造林任務基本完成。

  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以來,新區采取最嚴格的大氣汙染防治手段,清潔取暖改造、推廣新能源車、嚴控柴油貨車、強化工業企業汙染綜合治理……相配合之下,大氣環境持續好轉,2021年PM2.5濃度41微克/立方米,較2017年下降36.9%。

  雄安郊野公園坐落于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北側、南拒馬河南側、京雄高速西側,總面積2.62萬畝,是雄安新區“一澱、三帶、九片、多廊”生態格局中“九片”之一。

  作爲雄安新區北部綠色生態門戶,郊野公園能夠發揮大型林地的生態屏障、水源涵養作用,體現自然生機、休閑遊憩功能。

  公園由14片城市森林組成,每片規模600-1500畝,以“大林小園”爲方向營造與城市共生的風景園林。14個主題功能各異的城市展園,以東湖爲核心布局。分別爲紅色主題館、鹿苑、體育館、海洋館、生態園林酒店、文化藝術館、國學館、武術館、音樂藝術館、國醫館、中式園林酒店、科技館、瓷藝館、兒童嘉年華。

  雄安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各片區公園建設進展順利。容東片區悅容公園、金湖公園、未來公園及容城容東片區截洪渠景觀一期形成“一河貫城、聚湖彙景、水水相連”的片區水系景觀,爲容東片區首期安置居民提供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昝崗片區新月公園、高鐵公園一期、玉帶公園涉鐵段、容東民俗公園一期完成預驗收;啓動區中央綠谷及東部溪谷也在加快建設。

  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白洋澱環境監測技術應用,實現了多項國內首次突破,形成多項科技專利。

  白洋澱治理中首創水質監測“超級站”的概念。超級站集水質自動監測、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氣象自動觀測、水文自動監測、水汙染自動溯源和視頻監控于一體,探索了集約化建站降低基礎設施建設成本、數據共享的可行性。

  實時數據方面,在全國率先實現了5G/VR全景視頻移動監測、監控。建成以“無人機/船+遙感”、“無人機/船+傳感器”、“無人機/船+VR”爲載體的靈活機動監測能力,“不僅能進得去,還能測得准,實現全方位、全時段、無死角取樣監測。”相關負責人表示。

  “區塊鏈”環境采樣系統也是首次探索應用。構建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大數據監管平台和生態環境監測指揮中心,通過各個生態環境數據的彙集,有效打通各系統之間的數據通道,實現了生態數據融合、治理、統一標准規範和數據共享。同時,北鬥+5G的應用首次實現數字白洋澱、澱區導航等功能。

  此外,白洋澱上航行著國內首個水上移動水質監測實驗室。根據新區規劃建設速度快,土地利用經常發生改變的特點,設計建設了集裝箱式水質自動監測站。

有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