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全軍堅決貫徹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決策指示,邊鬥爭、邊備戰、邊建設,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習主席在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對過去一年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我們應繼續一以貫之地處理好鬥爭、備戰、建設三者之間的關系,扣牢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抓住窗口期、跑出加速度、建出高質量。
軍事鬥爭是進行偉大鬥爭的重要方面,打贏能力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能力。從有效應對外部軍事挑釁,到震懾“台獨”分裂行徑;從遂行邊防鬥爭任務,到反恐處突維穩……全軍堅決聽從指揮,堅定靈活開展軍事鬥爭,有效捍衛了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特別是隨著國家安全形勢的深刻演變,軍隊使命任務不斷拓展,兵力運用日益常態化、多樣化。過去講“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則是“養兵千日,用兵千日”。堅持邊鬥爭、邊備戰、邊建設,要求我們發揚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當國家主權和安全遇到重大挑戰時,敢于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爭取用最小的代價實現利益最大化。
備戰甚于防川,止戰高于勝戰。軍事鬥爭准備是有效塑造態勢、管控危機、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的重要保證。堅持邊鬥爭、邊備戰、邊建設,一方面要求我們始終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高度戒備狀態,“甯可備而不戰,不可戰而無備”;另一方面要求我們各項工作和建設、各方面力量和資源都要聚焦軍事鬥爭准備、服務軍事鬥爭准備,全面提高訓練水平和打贏能力。如果我們沒有做好全時待戰、隨時能戰的准備,不具備敢打必勝、制衡強敵的實力,對手強加于我們的戰爭就隨時可能發生。
仗怎麽打,軍隊就怎麽建。當前,軍隊建設正按“十四五”總體規劃加速推進。堅持邊鬥爭、邊備戰、邊建設,要求我們按照戰的需求,聚力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如果脫離了備戰打仗,看似搞了許多建設,實際上會造成巨大浪費,不但影響戰鬥力提升,還會贻誤軍事鬥爭准備的時機。各級各部隊應堅持以戰領建,強化戰建統籌,努力形成戰、建、備一體推進的良好局面。
堅持邊鬥爭、邊備戰、邊建設,要求全軍官兵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學會“彈鋼琴”的藝術,做到統籌兼顧。當年,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黨中央統攬全局,采取邊打、邊穩、邊建的方針,不但奪取了戰爭勝利,還實現了經濟建設和軍事實力的快速增長。今天,我們依然需要這樣的智慧、魄力和行動,整體運籌備戰與止戰、維權與維穩、威懾與實戰,紮實做好各戰略方向軍事鬥爭准備,切實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