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線下還是原來那個線下麽?

  這是電商份額接近封頂,線上增量空間狹窄後,商界的新選擇。線上線下三七分。這個基本格局決定了,想做行業龍頭,線下是關鍵。

  過去,小店因爲小,交給二批了。現在,小店因爲連接周邊用戶的深度關系,通過互聯網工具與用戶有了立體連接,即線上、線下、三度空間的立體連接。

  線上運營,最怕僵屍粉。小程序運營,最怕用戶“沈底”。因此,連接用戶只是第一關,激活用戶才是關鍵一環。

  KA店的未來,一是深度體驗;二是增加自采比例,建立新供應鏈。這是河南許昌胖東來的做法,代表了未來。這種做法,對前端制造商有利,對品牌商不一定有利。

  KA在互聯網時代的問題,恰恰在于它與用戶是弱關系。或者說,KA有會員,但無私域。會員與私域的差別,就在于會員是單向的,而私域是雙向的。小店與用戶之間是有私域的。趙波老師說,私域不是聯系,而是關系。這恰恰就是小店的優勢。只不過,小店私域的優勢,需要廠商配合才能發揮價值。

  以快消品一線品牌爲例。業務員負責經銷商層面,按照縣級經銷商單元的分布,一線名業務員。分銷商負責終端深度分銷,這是深度分銷的核心隊伍,人數大約是業務員的5-10倍。導購員負責KA,數量也是業務員的5-10倍。

  這是深度分銷格局下廠商人員在渠道的分布情況。沒有這三支隊伍,別說是在做深分。三線品牌的渠道隊伍,充其量不過是做了個招商,然後渠道工作就結束了。這也是深分格局形成後,再也沒有品牌通過渠道運營晉升爲一線品牌的重要原因。

  深度分銷對終端工作,一是客情;二是陳列(上架、理貨等),這支隊伍不可或缺。終端門店,你不去占領,對手就去占領。這項工作,方剛老師稱爲“掃街”。

  回歸線下的新巷戰,産生了另外一項工作:掃人。即前述的連接用戶,而且是基于門店的連接用戶,現在稱爲bC一體化。方剛老師稱爲分布式掃人,有別于電商平台的集中式掃人。

  當有了“掃人”職能後,“掃街”的價值就發生了變化。從深度分銷對門店的推銷,變成了“掃人”後的拉銷。因爲“掃人”後,可以通過線上運營用戶。

  導購員的職能也發生了變化。一方面,現在有些KA店,如胖東來,不再讓導購員做推銷,只讓做體驗。這應該是趨勢;另一方面,導購的職能以前是推銷,現在要肩負起導購與連接用戶雙重職能。從經銷商角度,看到兩大變化:

  傳統渠道是四方三段交易(F2B、B2b、b2C),數字化工具加持後,渠道任何兩方均可線上交易,因此,增加了三種新交易模式(F2b、F2C、B2C)。上述交易過去需要區域營銷中台運營。

  通過終端連接用戶,誰來做線上運營?不是分銷員,不能完全交由總部,特別是線上線下結合的部分,要有區域營銷中台運營。05

  回歸線下,是營銷重心的回歸,不是傳統方法的回歸。經過10年互聯網的影響,線下已經不再是過去的線下了。有人認爲回歸線下,就是做更好的深度分銷。這種內卷的思路有害。

有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