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3月23日電(記者陳灏)山東省今年內將建設不少于1500個基層應急救援站,今明兩年還將配備大口徑鑽機、全數字千米深井救援絞車、應急救援機器人等應急物資裝備,以建強應急救援力量。
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2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應急管理廳廳長秦傳濱介紹,山東省將投入大量資金,推動救災救援能力實現質的飛躍。山東省森林火災、危化品事故災害、自然災害、礦山和地質災害、海洋災害五個應急救援中心將加快建設,招錄配齊550名專職消防員,購置專業裝備和物資,確保8月份形成戰鬥力。
他說,山東將建立全省統一的應急救援力量調度指揮平台,將847支救援隊、4748個救援站全部納入,統籌各類救援力量聯調聯戰、聯合救援;建設現代化航空應急救援平台,完善區域航空救援空域保障機制,依托現有15架直升機和283個起降點,實現全省30分鍾飛行時間全覆蓋。
在基層應急救援能力提升方面,山東省今年內建設不少于1500個基層應急救援站,打通基層應急救援的“最末梢”;選取部分縣(市、區)開展應急物資儲備試點,在鎮、街、園區設置應急物資儲備站,重點村居、老舊社區、重要國計民生單位設儲備點,配備防汛、防火、醫療等應急物資,提升社會公衆的災害事故自救互救能力,並逐步向全省推廣。(完)
“巨噬細胞靶向聲動力療法快速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科研項目,前不久獲得了2021年度黑龍江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長海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陸清聲教授,充分發揮該院在血管外科的臨床治療優勢,成功研發了全球首款通用型介入手術機器人。
記者3月22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3月21日,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最後一台大推力氫氧發動機校准試驗取得成功。。
近日,中國科學院和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等多家機構的研究者,通過體細胞誘導培養出了類似受精卵發育3天狀態的人類全能幹細胞。
3月21日,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對外宣布,以該院心髒大血管外科董念國教授爲首的多學科專家團隊,成功爲一名58歲的患者植入超小型磁懸浮離心式“中國心”。
種源創新”如何落實在“田間地頭”?今日起,《科技日報》推出“種源創新行動派”欄目,聚焦糧食安全“芯”力量,關注種源創新紮實落地。
幼發拉底-底格裏斯河、尼羅河、恒河……河流是地球的血脈,人類文明的搖籃,四大文明均誕生于河流,河流對當今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具有重要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大自然制造SalC酶的方式非常簡單,它在生物學中很常見,它參與人體脂肪酸和微生物中紅黴素等抗生素的生成。
現在,磁性觸手機器人的開發使檢查更具可操作性,醫生可使用個性化的機器人引導系統來應對不同的手術。
記者近日從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獲悉,由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時代新材)自主研制生産的TMT185風電葉片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裝備制造工業園區下線
宋世軍眼中的圖譜是將應用數學、圖形學、信息數據、信息科學分析等方法有機結合進行事物狀態描述的一種方法。
目前我國帶電作業需求量巨大,近五年來,國家電網公司累積開展配網帶電作業達400余萬次,並且以年均14.9%的速率持續增長。
團隊成員汪念博士說,上述實驗結果爲彩色棉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爲創制更多顔色的棉花纖維奠定了基礎。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武志強團隊,聯合華中農業大學傅小鵬團隊對康乃馨栽培品種“斯嘉麗”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和組裝。
3月18日,《上海市水産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正式公布,其中腐敗變質、黴變生蟲的水産品被明確禁止經營。
今年我國紀念“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的主題,是“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複蘇河湖生態環境”。
目前,評價睡眠情況的傳統手段是多導睡眠呼吸監測,通過該手段獲取包括腦電圖、眼動圖、肌電圖等信息在內的多導睡眠圖。
山東省青島市科技局正式啓動2022年青島市科技計劃科技惠民示範專項:生命健康領域—應急攻關項目,在青島市科技局網站發布2項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技術征集指南。
在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易芝玲看來,未來3—5年將成爲6G潛在關鍵技術的窗口期,是搶占通信領域技術制高點和培育産業基礎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