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媒日前報道,自2月28日至3月13日,華爲、榮耀、中興、OPPO、VIVO 和 Realme 等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在俄羅斯市場的銷量平均翻了一倍。其中華爲手機增長幅度最大,銷售額增長3倍,OPPO和VIVO銷售量增長兩倍,中興手機增長一倍,Realme 也增長80%。
除了智能手機,老式按鍵手機的銷售額也有所增加,同比增幅爲12%。在衆多中國手機品牌中,小米手機表現不太理想,原因並不是說俄羅斯消費者不喜歡小米手機,而是在俄羅斯的銷售網絡中,小米手機型號短缺。
中國手機品牌銷量大幅上漲的原因是,俄烏開戰之後,俄羅斯消費者首先確實是開始積極購買蘋果、三星等品牌的智能手機,然而這些品牌的手機價格飙升,之後俄羅斯民衆就轉而購買性價比更高的機型。
目前蘋果、三星都已經宣布停止對俄銷售産品,3月2日蘋果不僅限制了Apple Pay在俄羅斯的使用,還停止俄羅斯民衆通過線日三星公司也宣布暫停向俄羅斯供貨。如此,估計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手機品牌都將獨霸俄羅斯市場。
事實上,中國手機品牌本就在俄羅斯占據較高的市場份額,根據此前的公開數據,2020年中國智能手機就已經占據俄羅斯市場的半壁江山,市場份額達到55%,榮耀、小米和華爲的銷量占比約45%,OPPO、VIVO、Realme、中興等也占據一定市場份額。
這次對俄制裁幾乎是全球範圍的,而且是全方位的,俄烏開戰之後,從日用消費品到汽車公司等,全球很多企業已經或正在撤出對俄羅斯的投資或暫停業務。
除了上文提到的蘋果、三星之外,還有一些能源公司、物流運輸企業等,比如英國石油公司退股俄羅斯石油公司、石油巨頭殼牌公司表示將退出在俄羅斯的所有業務、汽車制造商通用汽車和沃爾沃已經暫停對俄汽車出口、世界上最大的兩家航運公司地中海航運(MSC)和馬士基航運暫停往返俄羅斯的集裝箱運輸。
在全球多個國家暫停對俄業務之下,俄羅斯如何保證民衆生活和生産需求,那必然是要從其他沒有對其發起制裁的國家和地區進口必要的商品。
可以很明顯的看到,當前俄羅斯已經在逐漸加大對中國商品的進口,尤其是消費電子産品方面,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此前就表示,如果美國制裁電子産品出口給俄羅斯,他們將更多的從中國進口電子産品,從而取代歐美等國家。
就電子産品而言,俄羅斯不需要太高端的産品,這也就讓中國可以在繞過美國技術和設備的情況下,生産中低端電子産品滿足俄羅斯的應用需求。
爲了實現從中國進口包括消費類電子在內産品,俄鐵啓動了新路線,日前俄羅斯鐵路公司發表聲明稱,該公司旗下裝箱運營商RZD Business Active正在啓動從中國經哈薩克斯坦到達俄羅斯的國際多式聯運。
所謂國際多式聯運,是按照合同以至少兩種不同的運輸方式,由多式聯運經營人把貨物從一國境內接管點運至另一國境內交付點的貨物運輸。
這條新路線將包括鐵路和公路兩種運輸方式,將連接中國深圳和俄羅斯聖彼得堡,預計集裝箱交貨時間爲18天,第一列40英尺集裝箱的列車于3月份發運,主要貨物是消費品,未來計劃每月發4列火車。
之所以開啓這條新路線,原因之一是,早些時候,由于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軍事沖突,中國與俄羅斯聖彼得堡之間的海上運輸被凍結了。國際上一些集裝箱公司及港口由于西方制裁拒絕提供俄羅斯方向的運輸服務。
俄鐵開辟的新路線從深圳發車,運輸貨物主要是消費品,不難知道其中很大部分是消費電子電器産品。深圳是中國主要的電子電器産品出口地,從深圳海關統計數據來看,深圳消費類電子電器産品出口持續保持增長,2021年出口電機産品1.22萬億元,增長20.3%,占深圳市出口總值80.2%,電腦等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手機、音視頻設備及其零件、家用電器等消費類電子電器産品出口均呈現兩位數增長。
俄羅斯是消費大國,擁有1.4億消費者,該國用于工業、汽車生産的芯片、電子零件,以及消費類電子成品等嚴重依賴進口,而中國便是俄羅斯主要進口國之一。
從俄羅斯海關方面的統計數據來看,在沒有歐美制裁的情況下,俄羅斯從中國進口貨物的占比就相當高,2018年俄羅斯從全球進口貨物總金額爲2374.2億美元,從中國進口貨物金額爲522.03億美元,占其進口總額的22.0%。
從主要進口商品構成來看,電機、電氣、音像設備及其零附件等産品進口額最大,爲143.87億美元,占比爲27.6%,核反應堆、鍋爐、機械器具及零件等産品進口金額爲120.63億美元,占比爲23.1%,車輛及其零附件等産品進口占比爲3.6%。以上幾項占比超過50%。可以看到俄羅斯從中國進口的産品,主要以電子電器科技類産品爲主。
如今,在歐美的制裁下,俄羅斯開辟新路線從深圳運輸消費品,而深圳在電機、電腦、手機、音視頻設備、家用電器等産品出口方面占據優勢,正好可以滿足俄羅斯對這些消費類電子電器産品的需求,預計接下來中國向俄羅斯出口的電子電器類産品數額將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