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人世間》的熱播後,有海清、童謠、馮紹峰領銜主演的《心居》讓喜歡家庭倫理劇的觀衆進入了追劇模式。跟《人世間》縱橫50年的鴻篇巨制不同,《心居》的開始時間段就在最近幾年間,描寫的時間更爲接近現在普通百姓的真實生活,也更容易在各個年齡段的觀衆中引發共鳴。
《心居》的故事發生在2018年的上海,外地媳婦馮曉琴特別能幹,不管是照顧奶奶、爸爸,還是丈夫兒子,她都盡心盡力做得特別好,一天到晚像陀螺一樣不停轉,給一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可以說是顧家特別重要的一個家庭成員。但是馮曉琴的感覺卻並不好,總是覺得顧家人一直把自己當成免費的保姆,住在顧家的房子裏始終沒有安全感,因此買一個屬于自己的房子成爲馮曉琴心最重要的目標。
這個願望對于一個外地媳婦來說再正常不過了,但是顧家人卻非常不支持。雖然對老婆的話也很順從,但是丈夫顧磊在關鍵時刻卻總是跟父親和姐姐站在一起,當姐姐問他要不要買房時,他的回答是買也可以不買也可以,隨時隨地就把媳婦供到前面。所以馮曉琴每次指望他來辦成一件事,最後多半是不能如意,因爲像個孩子似的顧磊從來都沒有長大。
對于買房單住這件事,顧磊是真的無所謂在那裏都是家,但是對于姐姐顧清俞來講,如果弟媳一家搬出去,照顧老人的責任自己肯定要多少承擔一些,就不能像現在這樣輕松自在,所以從自己的生活考慮,顧清俞是不願意讓弟弟一家買房單住的。至于錢的事兒,對她這樣一個動辄買2000萬房子的有錢人來說,真的不是最重要的事兒。從這一點來將,顧清俞還是一個挺自私的人,估計在她心中弟媳這樣一個外地人能嫁給他們顧家,已經是撞了大運撿了大便宜了,再去奢望其他事情,馮曉琴也太貪婪了。
當然,不同的人看待同樣的事情會有不同的立場。不管顧清俞怎麽反對買房,非常善于謀劃的馮曉敏還是如願以償的買下了價值200萬的小居室。但是還沒有等到和丈夫高興地搬進新房的那一天,因爲聽到丈夫、公公和大姐在屋裏說悄悄話,而顧清俞讓弟弟多防著弟媳,家裏的錢也要知道多少,壓抑多年的怒氣加上被侮辱的恥辱讓馮曉琴一躍而起,收拾行李准備離開這個讓她難過的地方。
不過沒想到,這個簡單的行動卻導致了顧磊的意外身亡。看到顧磊阻攔要離家出走的媳婦最後不幸摔下樓梯不幸身亡的情節,不得不佩服作者和編劇真的是太狠心了。因爲顧磊的意外身亡,馮曉琴背上了害死丈夫的沈重的枷鎖,不僅別人對她像仇人一樣憤恨,而且自己的內心也在經受自我的譴責和折磨,陷入了欲哭無淚的絕望境地。
其實,當之前馮曉敏因爲丈夫考財會證再次失敗而找展翔訴苦的時候,展翔曾經提醒她不要再逼一個不想學習的人再去考試了,當時就說如果把顧磊逼死了你的未來孩子的未來該怎麽樣,沒想到很快顧磊就因爲一件特別小的事兒真的就離開了。而這對于一直依賴他的馮曉琴來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對于未來馮曉琴徹底失去了依靠。
當然,在之前的生活中,馮曉琴雖然很努力的照顧一家人的生活,但是對于未來,她的希望是放在丈夫身上,所以她才會一直逼迫丈夫去考證,以此期望家庭的收入可以更高一點;她也把希望放在大姑姐身上,動不動就讓老公向大姑姐開口借錢,買房子或裝修房子,好像人家有錢就該借給她一樣;更或者放在還年幼求學的兒子身上,希望兒子能有出息,長大後帶給她新的生活希望。。。而唯一沒有對自己放置希望。
這種自卑來源于她外地人的身份,來源于她沒有上過大學的經曆,來源于一個農村人對于大城市那種與生俱來的卑微。但其實,馮曉琴是一個特別厲害的人,她很聰明口才也很好,在跟別人相處交往時也具備較強的社交溝通能力,很多事兒交給丈夫辦不了,她自己上前就能輕而易舉的辦成,只是馮曉琴從來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多厲害。
當丈夫死後,再沒有任何依賴的馮曉琴能依靠的人只有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馮曉琴面臨著艱難的鳳凰涅槃時刻,而這一刻是艱難的,痛苦的,也是能煥發更大魅力和希望的時刻。雖然以後的路很難走,但是我們相信,憑借馮曉琴的優秀,她一定能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會帶著她的家人在大城市找到自己的位置,創出自己的一片天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