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創曆史最高紫金礦業跨入全球一流金屬礦業公司行列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3月19日,紫金礦業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公司經營指標實現跨越增長,創下曆史最高水平,營收和資産總額雙雙突破2000億元大關,全年實現利潤總額248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57億元,同比增長141%,經營性淨現金流實現261億元,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元,分紅金額約53億元,同比增長67%。

  同時,得益于卡莫阿-卡庫拉銅礦、佩吉銅金礦、巨龍銅礦等三大世界級銅礦的投産,公司銅、金資源儲量及礦産品産量,以及銷售收入、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等關鍵指標均接近或進入全球前10位。海外各項主要指標超越國內,標志著紫金礦業已跨入全球一流金屬礦業公司行列。

  公告顯示,公司主營礦産品2021年實現礦産銅58.4萬噸、礦産金47.5噸、礦産鋅(鉛)43.4萬噸、礦産銀309噸、鐵精礦42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9%、17%、15%、3%和10%。其中,銅礦産能增長顯著,成爲全球礦産銅産量增長最快、最多的公司之一。公司礦産品毛利率顯著提升,達到58.98%,盈利能力好于行業平均水平。

  良好的經營和管理表現,使公司價值在全球資本市場上進一步獲得認可。紫金礦業A股被納入富時中國A50指數、上證50指數,公司總市值位居全球金屬礦業企業市值前十。值得關注的是,在全球礦産因疫情承壓的兩年間,紫金礦業價值不斷顯現,市值增幅位居全球主要礦企第2位。

  作爲2021年增長的“主力軍”,紫金礦業表示,銅是公司未來增長的核心驅動力。與此同時,依托礦業傳統優勢,紫金礦業挺進新能源新材料藍海領域,將“白色石油”——锂納入戰略金屬礦種。公司首先完成阿根廷世界級高品位3Q锂鹽湖並購,獲得碳酸锂資源量約763萬噸,一期設計年産2萬噸電池級碳酸锂,計劃2023年底建成投産;同時在全球最大硬岩锂礦床剛果(金)Manono 锂礦外圍布局了綠地勘探項目。

  紫金礦業表示,公司跨國運營模式更加成熟高效,已經成爲金屬礦業行業的全球化企業。公告顯示,紫金礦業海外金、銅礦産資源儲量、産量及利潤貢獻全面超越國內,其中海外資源量銅占比76%、金占比74%,海外産量銅占比53%、金占比60%,海外利潤貢獻達到51%。

  面向未來,紫金礦業表示,2022年是紫金礦業實現十年戰略發展規劃第一階段(2021-2022)沖關之年,新的增長群將持續穩産、擴産,公司計劃礦産銅86萬噸、礦産金60噸。同時,公司將在2022年實現計劃目標基礎上,加大馬力推進黑龍江銅山銅礦、福建紫金山羅蔔嶺銅(钼)礦、塞爾維亞博爾銅礦JM銅礦、塞爾維亞丘卡盧-佩吉銅金礦下帶礦等4個地下大型斑岩型礦床崩落法采礦實施,力爭形成年20萬噸以上銅金屬産能;同時加快西藏巨龍銅礦二期工程新增年20萬銅金屬産能實現,以及剛果(金)卡莫阿銅礦二期工程及部分三期工程新增年12萬噸權益銅金屬産能實現,力爭在2025年突破已公布的銅産量規劃。(鄒丹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有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