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發布27項農業主推技術

  湖北日報訊 (記者崔逾瑜)爲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和創新驅動戰略,強化我省農業發展的科技支撐,省農業農村廳組織遴選27項符合綠色增産、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質量安全要求的農業主推技術,編印《湖北省農業主推技術指南》,于日前印發。

  27項農業主推技術涵蓋十大重點農業産業鏈,包括稻-再-油(肥)綠色高效栽培技術、直播油菜優質豐産輕簡高效栽培技術、蔬菜“三減三增”提質增效技術、生態茶園建設及加工提質集成技術、稻田大規格小龍蝦養殖技術、生豬母仔一體化精准飼養技術等。

  稻-再-油(肥)綠色高效栽培技術已在枝江市、荊州區、沙市區等12個縣市區示範推廣,共舉辦示範樣板32個,建立核心示範區3.23萬畝,推廣面積83.2萬畝,應用該技術比種植一季中稻畝均增産200多公斤稻谷,有利于穩糧增收,而且省工節本、優質優價。稻田輪作大球蓋菇生態循環技術是一項經濟、環保、高效的實用技術,通過多年示範應用,大球蓋菇季畝均純收入約5300元,水稻季節約化肥成本48元左右,增産18%以上,畝均增收240元,周年經濟和生態效益顯著。

  當前,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已納入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市州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的指標體系。省農業農村廳要求,每項農業主推技術要明確首席專家、技術主推區域、主要示範點,各地要將主推技術和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一並部署、落實,支持省級主推技術團隊開展示範推廣工作,確保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超過95%。

  爲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和創新驅動戰略,強化我省農業發展的科技支撐,省農業農村廳組織遴選27項符合綠色增産、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質量安全要求的農業主推技術,編印《湖北省農業主推技術指南》,于日前印發。

有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