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一證”擴大服務面濱海新區持續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域

  主持人:濱海新區持續聚焦市場准入後行業准營環節存在的難點堵點,將“一企一證”綜合改革從最初10個行業拓展到49個行業,優化審批流程,縮減審批時限,讓企業辦事更方便獲得感更強。請聽記者翟婧秋的報道。

  每天淩晨天還沒亮,位于濱海新區大港的嘉立荷第十一奶牛場,工人們已經開始忙碌。消毒、擦拭、擠奶,七點多,剛擠出來的40多噸生鮮乳,就要運往乳制品加工企業了。以往,企業需要帶著生鮮乳的收購許可證和准運許可證,審查合格了,才能卸奶。春節後,眼瞅著企業的兩張證要過期,嘉立荷牧業第十一奶牛場分公司場長馮海清就很頭疼:

  (錄音:就是一個一個的辦,辦的過程中比較繁瑣,因爲老得准備材料,去一次單程就得一個小時,辦一個證最少跑三四趟。)

  因爲生鮮乳制品涉及到食品安全等相關部門,以往辦證存在多個部門都需要提交相同材料的問題。爲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濱海新區擴大“一企一證”試點服務範圍,像生鮮乳收購站、養殖場等在去年底也被納入了改革試點,這就意味著嘉立荷牧業這次換證,只需要准備一套材料,提交一次。

  濱海新區行政審批局爲項目實行首問負責制,並配備了審批專員全程輔導,幫助企業梳理材料,當天完成線上申報,同時進行現場踏勘。與此同時,政務幫辦平台將企業資料進行整合,同步推送給相關部門並聯審批。辦理結果迅速返回到平台上,最終生成一張綜合許可證。

  2019年,濱海新區在全市率先推出“一企一證”改革,聚焦市場主體准入後的行業准營環節,將一個市場主體開展多種行業經營涉及的多項行政許可事項,整合爲一張行政許可證。去年底,濱海新區升級推出“一企一證”改革2.0版方案,將行業從最初的10個拓展到49個,在優化智能審批、建立考核機制等四個方面創新突破,濱海新區政務服務辦政務服務室主任王遠說:

  (錄音:我們也持續在改造我們智能審批系統,過去我們填的電子表單,有一些需要企業或群衆手動填入的信息量過多,有一些數據現在是通過這種數據的共享和打通,群衆現在填報一些材料會更加的省力省時。)

  據了解,截止目前,“一企一證”已經爲400多家企業提供了服務。未來,也會繼續服務更多網絡貨運、網絡直播等新興産業。京津冀三地也成立了政務服務合作工作專班,將濱海新區“一企一證”改革經驗複制推廣到北京經開區,推動京津“一企一證”同事同標,場景統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濱海新區政務服務辦黨組書記李長洪說:

  (錄音:正在起草濱海新區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5.0版的改革方案,錨定商事登記、項目審批、通關便利化等重點領域,全力創建營商環境最優區域,不斷擴大跨省通辦範圍,持續提升政務服務全流程電子化水平,基本實現電子證照互通互認,爲企業和群衆提供線上線下多樣化辦事渠道。)(記者翟婧秋)

有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