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月拿下四輪融資態創生物成爲合成生物賽道黑馬

  合成生物市場熱度點燃,近期多家公司獲取融資的信息此起彼伏。記者獲悉,已實現量産的行業新秀態創生物,再次獲得投資機構青睐,短短10個月內已經獲得四輪投資,累計金額過億美金,如此頻率,在業內引起諸多關注。

  據了解,該公司先後獲投資均爲知名投資機構,包括九合創投、真格基金、君聯資本、IDG資本,目前累計融資額過億美元。合成生物學被視爲“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是近年來發展最爲迅速的前沿科學,其蘊含巨大商業潛力,受到全球投資機構追捧。

  不過,在行業火熱情況下,合成生物産業發展並非一片坦途。如行業專家所指出,合成生物學系一完整體系,非單一環節可呈現價值。從基因編輯到培育到轉化應用,有極高的技術壁壘和諸多需要攻克的問題。因此,一家優秀的合成生物企業需要多面能力,規模化量産成爲衡量一家公司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

  “所謂多物質量産就是多種物質的規模化生産。”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劉建忠教授解釋,目前國內大部分合成生物學公司的産品都處在研發階段、還未實現規模化生産;少數企業也只實現了單一産品的規模化生産。

  態創生物成立于2021年,創始人爲95後張志乾,擁有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臨床醫學背景,2016年接觸合成生物學,多年來投身研究。在持久的技術累積下,企業通過多種基因編輯工具、定向進化及微流控平台等技術沈澱出自有元件庫,搭建出兼具量産能力和普適性的Tidetron Altra平台型菌株庫,成功以生物發酵的方式,在其自有工廠進行量産,爲各行業持續提供原料。

  借助技術突破與應用精神,態創生物在成立不到一年時間,工廠年産能已突破萬噸,成功爲行業多家知名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原料輸送,從而迅速實現盈利。現有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合成生物企業在國內市場中可實現量産的屈指可數,態創生物系國內首批實現多種物質量産且規模商業化的生物制造平台,成爲備受行業關注的企業。

  據CB Insights的分析數據顯示,2019 年全球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達53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將達到189億美元。整體市場環境和國內政策利好下,國內合成生物蓬勃發展,張志乾表示,態創生物的理念是“萬物生長”,當前目標是促成更多的學界共享平台型技術和菌株庫元件庫、與更多産業達成深度合作,未來能夠一起讓更多的東西是通過生物’長’出來的而不是傳統工廠’制’出來的,持續探索低碳環保原料供給的無限可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有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