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齊聚798共話公共藝術與城市精神

  2022年3月5日,藝術對話空間論壇第三期“公共藝術與城市精神”學術研討會在北京798國際藝術交流中心成功舉辦。 研討會由北京城市規劃學會公共空間與雕塑藝術專業委員會和時代空間聯合主辦,798國際藝術交流中心承辦。

  城市精神的塑造是一個和曆史、文化相關的概念,它是由傳統滋養的,但一刻也離不開時代的修正。整個二十世紀是城市文明走向成熟的過程,規劃理念跨越了從功能的完善到關注人文的階段。公共藝術作爲一種當代文化形態,既演繹城市文化,又表述市民思想,因此成爲了當代城市精神提升的重要途徑。公共藝術作爲當代藝術介入公共空間和日常生活的一種路徑,在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也會成爲文化地標,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意象。

  尤其在舊城改造中,公共藝術是激活城市公共空間的活力,成爲城市更新的助推器。在新城建設中,公共藝術不僅營造新的城市公共空間與景觀環境,而且不斷創造城市的新場所與新文化內容,滿足日益增長的市民的精神文明消費需求,提升新城的獲得感與幸福感。公共藝術通過塑造城市新精神,以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公共藝術與城市精神都成爲當今時代背景下需要思考的問題。

  在主題演講環節,北京城市規劃學會秘書長于化雲就北京城市雕塑與公共藝術的發展做了系統的梳理和總結。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副主席景育民教授從自己多年的創作角度出發,解析動態藝術新趨勢,看動態雕塑如何去激活靜態空間。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董書兵教授分享了他的《荒野藝術計劃》,看東方文明綻放于荒野大漠,傳遞千年的音訊。北方工業大學教授、《公共藝術》叢書主編、博士喬遷探討公共藝術如何推動區域發展與人文城市建設。中央美院建築學院學術部副主任、時代空間創始人阿福以日本濑戶內直島爲例,探討如何以藝術複興城市,推動城市更新發展。

  在圓桌對話環節,二十余位來自城市設計、建築設計、景觀設計與雕塑、策展、藝術評論等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彙聚798藝術區,共同探討公共藝術與城市精神建構問題。論壇包括主題演講和圓桌對話兩個環節,通過與會專家的相關理論與實踐經驗分享,形成公共藝術與城市建設的有關學術成果。論壇由中央美院建築學院學術部副主任、時代空間創始人阿福主持。

  “藝術對話空間”系列論壇作爲重要學術品牌活動,旨在爲藝術與空間的管理者、研究者和實踐者搭建一個跨領域交流與合作平台。

有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