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妮解构生物:走出一轮复习的误区!

  相信高三的同学们已经进入了一轮复习,一轮复习,拼的是心态,讲究的是扎实,孙妮解构生物希望2022届高三生在一轮复习中规避误区、明确目标,迅速提高!

  误区一:狂刷题数,不刷次数

  很多同学考卷拿下来的时候,总会发现其实这道题老师讲过,甚至也能想起老师是从哪一个切入点剖析题干,挖掘对应知识点,但自己考试时就是分析不出来,最后得到的一个结论就是刷题不够,然后开始狂做题。但这样的理解是有误的,我们欠缺的不是题数,而是题次——对于这类解答速度缓慢、思路困难的题目,我们应该找到同类型的题目反复做、多做,直到对这个题型的解题方式形成条件反射为止,而不是翻开资料书从这一个大章节开始刷题,明明错的是基因的分离定律,结果却一直在做自由组合定律的题。

  误区二:刷学习时间,却不注重学习效率

  这是最大的一个误区,同学们总会觉得分数不高,就多花时间学,常常熬到凌晨,然后早上五六点又起床,用时间去抢占分数,但其实保证学习时间并不能保证成绩。我们要的不应该是学习时间的多少,而在于学会了多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然也不会有睡觉这一生理需求,大脑需要休息,才能更好的吸收知识,懂得劳逸结合,适当休息和锻炼的人,是高三学子中的智者,也是能否走出题海的标志。

  误区三: 只学喜欢的科目

  只学喜欢的科目导致的最终后果是,你的学习短板越来越短,越来越拖后腿。有些科目即使不喜欢也一定要认真学习,大家都知道木桶原理,补短板是进步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有些同学的不感兴趣的科目不一定是短板,那么如果你继续对不感兴趣的科目不理不睬,长时间下去,它终有一天也会变成短板,所以,只学喜欢的科目,在何时何地都是不可取的。

  误区四:忽略老师

  因为是复习旧知识,就认为老师该讲的都讲过了,自己就按照自己的计划走,只复习自己认为的薄弱的地方——这大错特错! 因为老师的复习计划其实是很重要的,你想一想,老师教了那么多年书,平时对于考点趋势这些也是一直在研究,那学生的易错点,考试的高频难点是不是他比你更加清楚呢?所以一定要认真的跟着老师的计划走,这样既能巩固一遍这些知识,又能在其中查缺补漏。

  孙妮解构生物强调,高三刚开始一轮复习不一定能看出差距,但是,等到看出差距时,努力也晚了。所以,准高三的同学们一定要懂得不仅要努力,更要有效努力!

有用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