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中国制造“,“散打小厂货”也能逆袭为“区域大品牌”

  作者:张丽

  在被誉为中国衣架之都的广西荔浦,几百家衣架制造企业集聚于此,形成了一条特色的衣架产业带。

  2013年,本地人黎梓涛加入衣架制造大军。虽然荔浦衣架在本地名声不小,但要走向更大的市场,需要更大的渠道投入。从2015年开始,黎梓涛入驻各大电商平台,无奈生意一直没有起色。

  线下打不通销路,线上缺乏运营推广的技术……黎梓涛分析自己的衣架厂为何长期进退两难。

  黎梓涛的处境,是国内诸多制造型企业和制造业集群的现状。此外,受制于物流成本高、产品同质化、同业技术壁垒等原因,制造业普遍竞争激烈,利润薄如刀片。

  如何将这些集群发展的中国制造,打造成区域特色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壮大区域经济,让散打小厂货逆袭为区域大品牌?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国家积极布局双循环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各地都在积极求索。

  

  广西荔浦开启政企合作模式,为农民撑起增收的一片天。新华社记者冯为民摄

  让电商平台成为了新的展会场所

  

2020年12月2日至2021年3月31日,广西工信厅联合阿里巴巴聚划算,举行广西33消费节汇聚广西专场活动,将广西特色产业带的近千款商品销往全国。

  

黎梓涛便是受益商家之一。在今年1月的年货节上,他的店铺从日成交万元左右到日成交破百万元,店铺也因此得到了极高的权重。

  

黎梓涛深刻感受到了电商的力量。他说,自己以前注重专业市场和大型展会,但是疫情以来,线下展会没法参加。借助有关部门提出的政府+电商+厂商合作新路径,电商平台如今成为了新的展会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柳州螺蛳粉成为餐桌新宠,一度出现全网催货的热闹场面。截至2020年12月17日,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达到105.60亿元,同比增长近70%。线上广西螺蛳粉消费规模较去年提升了780%。

  

柳州螺蛳粉这一区域品牌破圈的背后,是地方特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清晰路径。这既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战略领导,同时也离不开电商平台的深度数字化运营。以聚划算为例,无论是制作创意海报、发起螺蛳粉与热干面的联动,还是在社交平台上释放热点话题,其数字化运营手段为螺蛳粉破圈出了一份力。

  

  

螺蛳粉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在直播销售螺蛳粉。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数字赋能地方制造逆势而上

泉州男装,帅到发慌,永康筋膜枪,瘦成一道光,潮州卫浴,洗澡有趣,安溪铁艺,中华名技……公开资料显示,过去一年,有近30个地区通过与聚划算合作,助力2.5万家企业进行数字化营销。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通过数字赋能,传统产业集群中的散打小厂货,才能蜕变为家喻户晓的区域品牌,让中国制造撕下廉价小商品全球代工厂的标签。

  

事实上,数字赋能离不开中国制造本身的实力,以及国内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国货自信。

  

广西柳州市街边一家螺蛳粉店制作的螺蛳粉。新华社记者曹祎铭摄

  罗列广西制造的网红产品,除了螺蛳粉,还有飞宇手持稳定器。坚守创业路13年,专注于影像增稳这一细分领域——飞宇科技先后推出全球首款运动相机手持云台、首款可360度无限旋转的手持稳定器等科技产品,成为时尚青年的心头好物。

  飞宇从桂林制造到中国制造的成长,恰好是多地数字化产业带成功崛起的代表。同时,经过抗疫成功、神舟十二发射等一系列牵动人心的大事记,国民的民族荣誉感日益提升,对国产品牌的认同也不断加强,为中国制造形成特色数字化产业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天猫平台数据显示,国货已逐渐成为Z世代消费者的消费首选,其中00后国货消费的增速最快,超过50%,90后人均国货消费已超过6000元。最近网民们冲进鸿星尔克直播间的野性消费,也是一个绝佳的例子。

  生动的草根创业故事将不断涌现

近日,聚划算发布的《2021中国产业带数字化报告》提到,数字化产业带的兴起,也将给整个社会带来更多新机会和新可能。

  

报告指出,产业带品牌建设以及品牌数字化运营也愈发成为产业带致胜的关键,而聚划算汇聚数字化时代下的各方优势资源,联动区域政府、企业、生态,借势平台数字化优势,通过营销组合拳,助力产业品牌数字化运营。依托不同产业带特色玩法以及平台大促共振,带动区域商家数字化活力,孵化产业爆款,推动产业带品牌价值塑造,是平台型企业参与地方产业促进的全新尝试。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线下市场遇冷,许多企业都开始转向线上市场。作为荔浦衣架产业带中的出口大户,桂林毛嘉工艺品有限公司借助电商平台推出明星产品铝制衣架,上线1小时内便售罄。

  

公司负责人毛艳娜看到了企业新的增长点,决定继续在电商平台上扩大国内市场,不断打造品牌的影响力。

  

福建安溪县尚卿乡灶美村,村民挑灯生产藤铁产品备战双十一。新华社记者秦宏摄

  淘宝数据显示,福建泉州的安溪铁艺家具,占据了全国90%以上的销售份额,近一年交易规模达到200亿元。而安溪铁艺产业带的起点——安溪县尚卿乡,拥有各类藤铁家居工艺企业近千家,各类加工点2000多个,从业人员2万多人。如今,这个小乡村还在不停吸引着其他省市的外地人前来。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许多制造业厂商,将生产阵地从城市转移到了乡村。伴随着这样的返乡热,乡村也给村里的特色产业通上了网。以尚卿乡为例,目前拥有7个淘宝村,各类工艺品网店上万家。

  福建安溪70岁运营淘宝店的退休老人、广东普宁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励志店主、重庆秀山在村里电商产业园兼职赚两份收入的留守妇女……在一条条数字化产业带上,这些生动的创业故事将不断涌现。(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有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