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林乐峰:承接“低波动率+适度收益增强”需求 “固收+”市场前景广阔

  2021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伴随低利率时代的来临,传统理财产品正在向净值化转型,投资者对稳健型投资产品需求大增。凭借其收益和风险兼顾的优势,固收+产品备受市场和投资者青睐。

  固收+产品的的配置逻辑是什么?在投资过程中如何做到攻守有道?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近日,在雪球2021固收+基金布局攻略活动中,南方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董事林乐峰认为,固收+产品未来会成为非常大的投资品类。随着银行理财收益率水平的下行,预期收益型的理财越来越少, 固收+基金会承接更多的投资需求。

  问题:固收+在国内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最近市场对这类产品特别关注?

  林乐峰: 固收+,现在市场上比较多的品种是以固收资产为主要投资资产,占比一般超过50%,其他资产通常以股票为主,股债混合的投资方式。对投资者既起到大类资产的配置,又有望获得更多的超额收益,攻守平衡。

  大概在2003年,市场上出现了第一支保本基金,运作周期三年,承诺三年内给投资者至少本金的回报,以债券为绝大部分的资产配置,通过安全垫的累积,逐渐提高股票投资的比例。它的运作模式,股债投资比例的变化,非常接近现在的固收+产品。2005年到2015年发展得非常好,2015年之后,证监会从打破刚兑、从控制风险的角度,不再批新的保本基金。虽然保本基金不存在了,但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一直存在。2016年后,偏债混合型基金又有了发展,然后到2019年、2020年,股市进入比较好的市场,纯固收类产品收益率长期下行,固收+基金又得到了市场投资者的认可。

  问题:今年的复杂行情下,固收+产品发展的情况如何?

  林乐峰: 固收+基金在今年出现业绩分化。2019年、2020年是股市的牛市,大部分固收+基金都有不错的收益。但牛市进入震荡市后,怎样适应市场风格的变化去选股,保持不错表现,对投资人,对公募基金,都是挑战,也是能力的检验。

  过去两年核心资产的估值不断扩张,贡献了股价涨幅的大部分。今年投固收+基金,在选股方面的策略要更加灵活,更加注重股票的安全边际,注重股票的估值水平,力争选股能在估值不被下杀的背景下赚到业绩增长的钱,是今年投资绝对收益的思路。今年配置稍微均衡或投资思路更灵活,适应市场变化的公募基金,可能会有更好表现。

  问题: 固收+产品的资产配置逻辑是怎么样的?

  林乐峰: 按照基金的分类,一般是债券基金,混合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债券基金中的二级债基,可以最多投20%的股票,可以算固收+基金。然后混合型基金中的一部分,基金合同规定股票投资比例不超过50%的,也算是固收+产品。

  固收+就是固收加其他的一类资产,通常用的是股票。股票是中长期回报较高的资产。但波动性非常大,需要投资者有风险承受能力。买偏股型公募基金不光要有风险承受能力,还要有择时能力。固收+产品择时的要求不是那么高,市场比较坏的时间进去,回撤幅度也比偏股型基金小很多,它把风险控制在大部分投资者能接受的范围。投资者只要能承受短期的波动,做长期持有,一定能分享到中国股市长期上涨的红利。对于固收+产品来说,投资者的心态能够更加平和,拿的时间更长。

  问题:您是如何管理 固收+产品的回撤吗?

  林乐峰: 管理回撤要从三个维度来考虑。第一个是大类资产配置,就是股票的仓位,首先判断市场有没有重大的全局性风险,把系统性风险排除后,我们会配置一定的股票权重。

  第二个是股票的持仓结构,持有股票的风格要均衡。过去两年只投核心资产、投茅指数,收益应该不错,但今年,还保持集中策略,回撤幅度很难控制。持仓的股票,不要过分体现同涨同跌。

  第三是个股选择。在选择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好公司之外,还有对于安全边际的考量,选潜在下跌幅度小的公司,市场不利情况下,组合中个股下跌的幅度也小一些。

  问题: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您今年有没有比较大的调整?

  林乐峰: 从定期报告来看,今年年初我对权益资产进行了减仓,因为关注到估值的一些指标过热,我们经常采用FED模型,得出一个能体现股债性价比的指标。通常这个指标越高,数值越大,我们就会倾向于多配置权益类资产,这个指标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下探到了一个近两三年基本上是非常低的一个位置,那个位置提示我们股票市场的估值,相对于债市来说,估值要显著比历史平均要高不少,提示我们可能要控制一下股票的仓位了。现在回过头来看,今年的年初的减仓是比较正确的。

  问题:您在一季报里面多次提到消费、先进制造业、顺周期,这是你们非常看好的板块吗?请问您会长期关注哪些细分的行业?

  林乐峰: 是的。尤其消费和先进制造,是我长期筛选出来的。第一,中国有全球较大的消费品市场,龙头公司的增长长期比较确定,适合长期投资。第二,中国有制造工厂的美誉。中国制造业有两个显著优势,首先就是全产业链的优势;然后是人口,我们正在从人口红利转为工程师红利,有助于中高端制造业领域的长期拓展,最终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也是立国之本,在里面也会找出适合长期投资的标的。比如,很多机械行业上市公司技术水平的提升非常明显,国内市场的份额越来越提升,也在逐渐地打开海外市场。中国很多制造业企业,都在完成一个清晰的成长过程。像机械行业、化工、汽车零部件,甚至包括家电、轻工等等,会有很多优秀的制造业公司长期走出来。

  顺周期板块是1-2年中期维度的配置。经济向上的周期还没走完,顺周期行业的有些品种在经济上行的时候,短期业绩的爆发力比较强。全球范围经济复苏的节奏不一样,这轮我们经济复苏的延续时间及复苏力度会比之前的经济周期强。所以我会愿意配置一定的顺周期资产。

  问题:您怎么判断看好的这几个板块的估值,哪些板块的估值在低位或者合理水平的?

  林乐峰: 现在看核心资产或看茅指数,它们的估值水平都比较高。过去两年估值的扩张需要时间来消化。核心资产今年会出现分化,消费品、食品饮料、医药板块整体的估值,可能有一些偏贵,但有些还处在合理的估值水平,只要这些公司每年有稳定的业绩增长,持有它们还是有不错的绝对收益空间。如果是估值跟利润增速不匹配的品种,有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去消化它的高估值,不一定能赚到绝对收益。所以我可能会在这个阶段放弃那样的品种。食品饮料里的一些品种,像白酒中有一些品种,然后像乳制品、调味品,我觉得都有一些估值还不错,然后估值跟业绩增速比较匹配的品种是可以关注的。

  问题:您在南方宝元的一季报里面,提到把一部分高估值的换成了低估值的产品,换的原因是什么?

  林乐峰: 绝对收益一定要看估值。做投资、选股票涉及到两个维度,一个是选美,另一个是称重。选美就是选择质地最优质的公司做长期持有。第二个是称重,我们希望买到估值合理或低估的好公司。今年年初的市场行情下,我把高估值的品种换成偏低估值的一些品种,因为高估值品种过去两年的上涨透支了未来成长的预期。在今年无风险收益率上升的背景下,估值大概率是要被下杀的。

  问题:以前基金经理买低资质的信用债,加一些杠杆,然后收益还不错,现在还会这样操作吗?

  林乐峰: 我基本没有采用过这样的操作思路,而是用高评级信用债持有到期适当加杠杆的操作,以求赚比较平稳的票息收益。最近几年信用债的违约率不断提升,做信用下沉,买低资质的信用债性价比不高。我们对债券的定位是做稳定的安全垫,不做太激进的操作,股票波动率很大,如果债券也做得激进,两个方向都发展不利,净值回撤会比较大。收益部分更多从股票、权益资产中获得。

  问题:现在南方基金在固收+的布局是怎么样的?

  林乐峰: 南方基金对于固收+非常重视。去年七八月份成立了混合资产投资部。新部门人员包括权益投资部的基金经理,固定收益投资部的基金经理,还有原来专户投资的投资经理等。现在我们固收+公募产品梯队比较丰富,像股票投资比例0-20%的二级债基有,然后0-30%的混合型基金也有。

  问题:您认为 固收+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怎么样?它会成为大众都能够接受的类型吗?

  林乐峰: 固收+产品未来会成为非常大的投资品类。随着银行理财收益率水平的下行,预期收益型的理财越来越少, 固收+基金会承接更多的投资需求。

有用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