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卫健委2019年调查数据,我国脱发人群呈直线上升趋势,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脱发,我国脱发人群已超2.5亿人。这其中,20岁到40岁之间的人群占据较大比例。
根据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毛发医疗服务市场2020年的规模为184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381亿元。其中,植发医疗市场在2020年的规模约为134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56亿元。
快速增长的脱发人群,撑起了百亿量级的蓝海市场。而在资本市场,也迎来了新的玩家。近日,中国植发产业龙头企业雍禾植发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了 IPO 申请。若闯关成功,将成为植发第一股。
公开资料显示,雍禾植发成立于2005年,现已发展成为囊括脱发门诊、药物治疗、雍禾植发、史云逊固发、哈发达假发研发生产中心的毛发医疗综合体,形成诊断、治疗、养固、植发、假发于一体的一站式医学毛发服务体系。
雍禾植发招股说明书显示,2018~2020年雍禾植发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34亿、12.2亿、16.4亿,雍禾的收入主要来自提供植发医疗服务,而来自医疗养固服务的收入也于同期实现了快速增长。
雍禾植发 , 料 将 打破中国植发 产业 四分天下的格局
目前植发行业主要有四类玩家:一是如上海长征医院、西南医院等公立医院的植发科室;二是以伊美尔、熙朵等为代表的民营医美整容机构的植发科室;三是以恒博等为代表的地方性民营非连锁植发机构;四是以雍禾植发、碧莲盛、新生植发、大麦等为代表的全国民营连锁植发机构。
四类机构的竞争格局,招股书虽未展开,但通过对业内人士的访谈和资料梳理,小编了解到各类机构的不同特点:
公立医院植发科:医生正规,技术可靠,患者信赖;但相对来说,价格较高,手术量少。
美容机构植发部门:在美容机构,整容是主业,这决定了医生平时主要做整形手术,植发手术相对较少。
其他民营植发机构(非连锁单体机构):主要是指非连锁的单体植发机构。它们数量多、分布广,但并非一个整体,而是各自独立的小机构、小诊所。这部分机构,价格相对较低,在规范性、透明度、诊疗硬件、医生技术上,也有待提高。
全国民营植发机构(连锁机构):连锁植发机构,网点较多,通常在一二线城市都有分布。这类机构,医师专职做植发,手术量大,并经常与公立医院展开交流、培训、合作,技术纯熟;此外,价格适中,服务周到,品质较有保障。
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全国连锁民营植发机构更具有竞争优势:
专业程度上:民营连锁医生的技术,不次于公立医院,甚至因为熟能生巧更具优势;
植发价格上:民营连锁低于公立医院、美容机构,高于规范程度不高的非连锁单体植发机构;
体验程度上:民营连锁服务体验好,环境更舒适;
再则渗透率上,民营连锁高于公立医院、美容机构,低于非连锁单体植发机构。
所以,与其他三类竞争对手相比,民营连锁植发机构堪称价廉物美,具有竞争优势。而雍禾植发,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可以预见,雍禾植发新的竞争策略如果成功,或将打破中国植发行业四分天下的格局。
行业整体发展,从市场爆发,到鱼龙混杂,再到现在监管逐渐到位,植发行业随着准入门槛提升、行业标准建立以及消费者鉴别能力逐渐增强,或许也将迎来小、散、乱医疗机构的淘汰和整合阶段。
蓝海市场,高速增长,毛发医疗服务无疑是门好生意。对于以雍禾植发为代表的从业企业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一旦IPO成功,未来雍禾植发又将如何出牌?我们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