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群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发癌症457万,死亡病例约300万,而癌症相关性疲乏(CRF)是临床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伴随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部分患者生存时间减少。但由于CRF病因及病机尚不明确,医学界缺少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为临床认识和诊治带来一定的困难。
2021年6月19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和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支持康复治疗学组主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疑难肿瘤专委会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共同承办的第六届中华肿瘤支持康复治疗大会暨2021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疑难肿瘤高峰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2000余位专家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肿瘤治疗和康复等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会议现场
《中国癌症相关性疲乏临床实践诊疗指南(2 020 )》发布
认可中医药治疗癌症相关性疲乏独特优势,新版《指南》推荐应用养正消积胶囊
大会期间,由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支持康复治疗学组组织编写《中国肿瘤相关性疲乏临床实践指南(2020)》(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发布。《指南》中特别强调改善癌症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鉴于中医药治疗的独特优势,将养正消积胶囊 这一临床使用广泛且有证据支持的中药也纳入其中,为肿瘤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证据和思路。《指南》指出养正消积胶囊可显著改善患者化疗后引起的癌因性疲乏状况,对于肾阳虚患者,可使得患者肾阳得以滋养,精神倦怠、肢体乏力等肾阳虚症状得到减轻。
《指南》推荐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养正消积胶囊配合介入化疗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循证医学研究结果显示,其能明显改善化疗患者乏力症状及改善食欲、增加患者体重,同时还能提高化疗药物疗效,降低化疗副反应,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时,养正消积胶囊也被证实能改善食欲、增加患者体重,改善临床证候(腹胀、食少、纳差等),提高临床获益率。此外,养正消积胶囊在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化疗副反应方面也表现出色。针对养正消积胶囊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其可抑制肿瘤内血管新生、肿瘤细胞转移包括腹膜转移,并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肝糖原合成,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减轻大肠癌引起的身心疲劳。
学术报告
刘巍教授:关注肿瘤康复支持治疗,养正消积胶囊明显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癌症患者放化疗期间CRF的发生率高达75%~100%,而CRF患者常常伴有癌因性疲乏、厌食等症状,对其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姑息治疗中心刘巍教授 针对《与时俱进的肿瘤康复支持治疗》学术专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刘巍教授 介绍,癌因性疲乏为肿瘤患者的第一大症状,在临床中常常被忽视。随着抗肿瘤治疗技术的推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治疗过程应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强化整体支持治疗,延长其总生存期。刘巍教授 提到: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的养正消积胶囊经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和肿瘤康复治疗后都具有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等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一项由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牵头进行的养正消积胶囊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生活质量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养正消积胶囊可明显改善患者恶心、厌食、乏力等症状,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一提的是,养正消积胶囊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肠胃功能,改善患者食欲,提高患者的总体生活状态。
观点访谈
在指南发布后,特邀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支持康复治疗学组组长、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沈赞教授 和河南省肿瘤医院 陈小兵教授 对于指南发布的意义及相关内容进行了访谈。
沈赞教授: 癌症相关性疲乏 不可忽视,中医药治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支持康复治疗学组组长、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沈赞教授
随着肿瘤治疗的进步,临床对患者的支持及康复治疗愈发重视。沈赞教授表示,良好的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益,这也会贡献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这一方面。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支持康复治疗学组之所以会选择癌因性疲乏作为首个挑战性工作,是因为癌因性疲乏的发病率非常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据沈教授介绍,在临床上,超过70%的肿瘤患者存在疲乏症状,且无论患者的肿瘤是处于早期还是晚期,是否已经治愈,其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始终存在。因此,癌因性疲乏是不可忽视且亟待重视的临床问题。
沈赞教授 介绍,作为学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本次发布的指南独具特色,其对中医药治疗癌因性疲乏进行了推荐。他指出,中医理论及其指导的中成药对于癌因性疲乏的治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中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组方的养正消积胶囊在癌因性疲乏的治疗方面即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大多数患者在服用一定时间后,疲乏等症状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目前,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医药在肿瘤领域的应用价值,国内数十位有影响力的专家计划组织我国多家单位对一批中医药开展深入的研究探索,在良好研究设计的基础上,积累高质量的研究证据,旨在能更好地让全世界的肿瘤相关专家及从业人士认可我国传统中医药。
陈小兵教授:新指南三大特色指导临床实践 ,养正消积胶囊助力患者自食其力
河南省肿瘤医院陈小兵教授
癌症包括癌和症两部分,临床医生往往关注癌本身的精准诊疗,但症则是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痛苦根源所在。在肿瘤患者众多的症中,陈小兵教授认为疲乏的管理是当前非常关键的一个难点。
对于癌因性疲乏,陈小兵教授认为一方面临床医生和患者均存在着认知误区,患者默认其存在,认为自己无能为力;临床医生则认为患者可忍受,无须关注;另一方面,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癌因性疲乏在临床上表现为一高两低,即发病率、治疗率低、控制率低。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支持康复治疗学组发布了我国首版《中国癌症相关性疲乏临床实践诊疗指南》。陈小兵教授 总结了这一部分指南的三大特色,即国际视野、中国特色;图文并茂、便于操作;可行性及可普及性强,便于临床推荐和普及。对于指南的中国特色,陈小兵教授进一步作出解析。他介绍,本次指南结合我国的临床实践,纳入中医中药治疗,尤其是包括了5种中成药,具有非常强的可普及性和可操作性,利于基层医生结合患者需要进行选择。
养正消积胶囊即是指南推荐的中成药之一,陈小兵教授 详细介绍了他与这一药物的不解之缘。结合河南省的经济实力,与昂贵的中成药相比,临床更加希望能有接地气的药物可以选用,在这样的前提下,养正消积胶囊走入了陈教授的视线。这一药物的核心理念是调,其在养正气的同时,还可以消邪气。陈教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表示:不少患者应用养正消积胶囊后,明显改善了食欲和疲乏症状,减轻了痛苦。 近年来,国内外诸多的研究者对养正消积胶囊用于肿瘤治疗开展了诸多研究探索,结果发现,养正消积胶囊除了改善患者症状外,让患者自食其力,大幅度提升生活质量,最终 改善 患者生存外,还可以配合放化疗可增效减毒 。英国卡迪夫大学姜文国教授与我国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合作开展的系列研究显示,养正消积胶囊可一方面通过干预关键信号通路,起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另一方面,其还能改善肿瘤微环境、解除免疫抑制,恢复免疫功能,为患者带来诸多获益。
总结
近年来,随着临床诊疗理念的进步,对于肿瘤患者,我们不再仅仅关注延长患者生命的长度,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癌因性疲乏是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症状之一,在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癌症相关性疲乏临床实践诊疗指南》正式发布,可以说是广大肿瘤患者的福音。在这一指南中,以养正消积胶囊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中药,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的癌因性疲乏症状管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临床作用和优势,为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