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回眸:五粮液与紫禁城的“世纪情缘”

  人生若只如初见——或许借用纳兰容若的词可以表达五粮液与紫禁城的世纪情缘:快乐、美好。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红颜易得、知己难求……五粮液与紫禁城像极了一对深情的红颜知己。

  600多年来,多少曾经威名显赫的王朝已成青史字符,多少王侯将相挟着稍纵即逝的璀璨灰飞烟灭,五粮液与紫禁城却在时光的荏苒与惆怅里相知相惜,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相辅相成,不断地续写着华夏文明时光不老、历久弥新的经典与传奇。

  一个源起公元1368年明朝洪武元年——中国白酒行业迄今为止唯一现存最早、规模最大、不断代酿造的地穴式曲酒发酵古窖池群,在戎州(今宜宾)兴起。

  一个源起公元1406年明成祖永乐四年——中国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现存的唯一实例和最高典范,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在北京开建。

  显然,历史将五粮液与紫禁城的初见定格在了大明王朝。

  600多年来,初见的美好不断地悸动五粮液与紫禁城的心灵和脉搏,历经时光长河大浪淘沙的洗礼,五粮液与紫禁城成了彼此的红颜知己和灵魂伴侣。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灵魂基因——华夏文明。

  五门三朝、前朝后寝、左祖右社……依据《周礼·考工记》中的儒家思想和封建礼制规划设计的紫禁城,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文化意义。很多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包括阴阳五行学说及审美观念等,都能通过紫禁城的建筑语言得到充分体现,构成了紫禁城匾额名称的政治文化内涵。

  荞子成半黍半成,大米糯米各两成,川南红粱凑足数、地窖发酵天锅蒸。陈氏家族传人陈三在家传酿酒配方的基础上提炼的陈氏秘方,彰显着华夏文明天人合一的道家精髓——《黄帝内经》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复之,以补养精气。

  600多年来,作为华夏文明的传承者和见证者,五粮液与紫禁城深情演绎着华夏文明的厚重与辉煌。

  ——相辅相成——

  一个在京城宫廷——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皇宫,有着天生高贵、丽质的紫禁城文化,无疑天然地代表着上层文化、主流文化。

  一个在宜宾民间——从重碧酒姚子雪曲杂粮酒到五粮液,在一代代匠人匠心匠艺的不断传承与发展中,五粮液品质始终占据着上层地位、主流地位。

  事实上,五粮液的蝶变与紫禁城息息相关——

  史料记载: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进入紫禁城后特设御酒坊交由提督太监管理。逐渐,紫禁城内对于酒的态度变得宽容,使得朝廷的酒政发生明显变化,即对酒的酿造与销售不再实行专卖政策,转而实行税酒政策。如此一来,酿酒和卖酒等相关行业开始迎来大发展。

  1952年,利川永、长发升、全恒昌、天锡福、张万和、钟三和、听月楼、刘鼎兴等8家宜宾最著名的古传老酒坊,组建成立联营社,邓子均献出陈氏秘方,并出任技术指导;1959年,更名为五粮液酒厂。

  从上世纪 60 年代起的数十年间,历经五次大规模扩建,五粮液形成了气势恢宏的十里酒城。1995年,五粮液、长虹、一汽等企业因销售总额、利税总额两项指标均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分别被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大会中国组委会、中国技术评价中心联合授予中国酒业大王中国彩电大王中国汽车大王称号;1998年,五粮液酒厂改制为五粮液集团公司和五粮液股份公司;同年,股份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20年,股份公司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发改委等八部委评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目前,集团公司拥有两家A股上市公司(000858五粮液和600793宜宾纸业),股份公司现有10万吨纯粮固态原酒年产能力和100万吨原酒储存能力,其中,最大的白酒酿造车间年产能力达4万吨,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生态环境

  公司总部位于有四千多年酿酒史的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之一、长江首城、中国酒都宜宾,自然环境优越,三江生态得天独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霜雪稀少,雨水充沛,年平均温度在17.9℃左右,生物丰富多样,特别适宜酿酒微生物的繁衍生息,被联合国教科文及粮农组织誉为在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

  明初古窖

  窖为酒之魂。五粮液集团拥有老窖池3.2万余口,其中最老的明代古窖池从1368年连续生产至今,已不断代酿造650余年,是我国现存最早、仍在使用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是非常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正是这些老窖池,为五粮液赋予了独特的风格。窖龄越长,窖池越能富集大量有益于酿酒的微生物群落,窖泥、母糟中沉积的香味物质越多,酿出的酒就越香。2005年6月,五粮液明代古窖泥作为国家级文物在世纪国宝展中亮相,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五粮配方

  明朝初年,陈氏家族创立温德丰酒坊,融合姚子雪曲酿制精要,将原五粮配方中的蜀黍替换为当时新从海外引进的玉米,最终形成了更趋完美的陈氏配方。

  清朝同治年间,陈氏家族子孙陈三继承祖业,在原有酿造配方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炼出《陈氏秘方》:荞子成半黍半成,大米糯米各两成,川南红粱凑足数,地窖发酵天锅蒸。

  民国初年,陈三爱徒赵铭盛把《陈氏秘方》传给邓子均,由邓子均独家经营温德丰,后更名为利川永,并继续改进酿酒配方。1954年,邓子均献出《陈氏秘方》,并出任技术指导。数百年来,《陈氏秘方》通过不断的传承和创新,成就了今天科学配比的五粮配方。

  酿造工艺

  公司始终守护中华老字号荣誉,在五粮液酒的生产过程中,依托系统工程和中国五行哲学原理,遵守道法自然、古今恒通、传承发展、匠心善工的传统技艺,坚持料必优、时必适、工必到、法必精的古训,秉持优质、高产、低耗、均衡、安全的现代化生产理念,总结提炼出酿、选、陈、调四字秘诀,形成了酒体内在的协同作用和外在的益生效应。

  酿。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还需窖池老。作为浓香型白酒不可复制的核心优势资源,公司拥有一大批连续发酵不间断使用的窖池群,始于1368年(明初洪武元年)的五粮液古窖池群,活态酿造延续至今,不间断生产时间长达653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粮液酿酒窖池群及酿酒作坊被列入国家工业遗产,并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五粮液地穴式曲酒发酵窖古窖泥,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是国家博物馆目前收藏的唯一一件活文物。古窖泥中含有丰富的功能微生物,通过以糟养窖,以窖养糟长期不间断的迭代进化,赋予了五粮液经典幽雅的古窖浓香。

  从选粮配料、磨粉制曲、酿造发酵至开窖取酒,五粮液酒的酿造时间周期长、操作要求细、控制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尤其是在酿造发酵阶段,需经过跑窖循环续糟发酵沸点量水分层起糟混蒸混烧等多道极其复杂工序,每轮次发酵时间就需70天,双轮发酵达140天,发酵期在各香型白酒生产中历时最长,其传统酿造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选。坚持分级甄选、优中选优,精细化识别原酒酒液色、香、味、格的差异,通过掐头去尾量质摘酒按质并坛等精准化操作,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师对精酿原酒边尝边摘,严格根据感官、理化等指标,细分原酒等级,最终选取不到20%的原酒最精华部分用作五粮液酒的勾调,其余用作系列酒。

  陈。选取特制陶坛存放原酒,在暗光、温度与湿度波动小的环境下保存。通过陶坛壁上细微孔隙,刺激性物质不断挥发,酒质进一步提升,氧气进入坛内与酒分子发生缓慢的陈化反应,经过3-5年的存放,酒分子与香味物质和谐交融,酒体充分成熟,陈香更幽雅,窖香更浓郁,口感更加醇厚丰满、细腻圆润。

  调。首创以酒调酒的勾调工艺,拒绝添加其他任何非自然固态发酵产生的外来物质,按照酒体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从视觉、嗅觉、味觉等方面,根据原酒的感官特征和理化数据,通过组合、调味两大工序,对不同车间、不同窖池、不同窖龄、不同酒龄、不同级别、不同酒度、不同个性特征的基础酒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并通过对组合酒感官特征的科学分析,加入不同的调味酒,对微量香味成分进行综合平衡,保证并稳定五粮液各味谐调又恰到好处的酒体风格。

  秉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匠心酿好每一滴酒的质量理念和集五粮精华,守百年匠心,唯求完美酿造,永树品质标杆的质量方针,建立并实施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构建从一粒粮食到一滴美酒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以对产品品质的坚守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先后获得亚洲质量卓越奖、中国最佳诚信企业、国家质量管理奖、全国质量奖、全国质量标杆奖等荣誉,是白酒行业内唯一三度荣获中国质量权威奖项的企业。

  1963年,五粮液首次参加全国评酒大会,此次评酒会采用混合编组、密码编号,对所有参评白酒不分香型进行盲评,因会议规格之高、涵盖酒样之多、覆盖范围之广、评判标准之严远超以往,被广泛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全国性评酒会。会上,专家高度赞赏五粮液酒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称,因与九百多年前黄庭坚对五粮液前身姚子雪曲的评价高度契合,而成酒业佳话。最终五粮液在众多白酒品类中脱颖而出名列第一,被国家轻工业部授予国家名酒称号,与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茅台、西凤酒、汾酒、董酒一同被业界称为老八大名酒,并在其后连续三届的全国评酒会中以稳定如一的高品质蝉联国家名优白酒金质奖章。

  五粮液传承多粮固态酿造历史逾千年,自盛唐时期的重碧酒即开始采用多粮酿造,公元765年,大诗人杜甫途经宜宾,当地最高行政长官杨使君在东楼设宴,以重碧酒款待,杜甫饮后赞叹不已,写下了《宴戎州杨使君东楼》: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座从歌伎密,乐任主人为。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楼高欲愁思,横笛未休吹。公元782年,经唐德宗下诏,重碧酒正式成为官方定制酒(郡酿)。

  北宋时期,宜宾大绅士姚君玉开设姚氏酒坊,在重碧酒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尝试,用高粱、大米、糯米、荞子和蜀黍五种粮食,加上当地的安乐泉水酿成了姚子雪曲。公元1098年,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时任涪州别驾,居戎州(今宜宾),与当地名士多有交游,把酒言欢,写下了《安乐泉颂》盛赞姚子雪曲:姚子雪曲,杯色争玉。得汤郁郁,白云生谷。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老夫手风,须此晨药。眼花作颂,颠倒淡墨。

  明初,陈氏家族创立温德丰酒坊,融合姚子雪曲酿制精要,将原五粮配方中的蜀黍替换为当时新从海外引进的玉米,最终形成了更趋完美的陈氏配方。

  清末,邓子均继承温德丰酒坊后,将其改名为利川永;1909年,邓子均携酒参加当地名流宴会,晚清举人杨惠泉品尝后说: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嫌凡俗,姚子雪曲名字虽雅,但不足以反映韵味,既然此酒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何不更名为五粮液?言毕,举座为之喝彩,邓子均欣然采纳,五粮液自此正式得名。

  产品体系有公司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打造品类齐全的酒类品牌组合,产品覆盖39°、45°、52°、56°、60°、68°、72°等高中低各酒度,形成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的全产品供应链体系:一是五粮液主品牌系列,包括以皇冠上的明珠501五粮液为代表的明代窖池酒系列,以经典五粮液为代表的年份酒系列,以第八代五粮液为代表的代系五粮液,以国际时尚·五粮液为代表的低度酒系列;二是以五粮春、五粮醇、五粮特曲、尖庄为重点的浓香系列酒品牌;三是以仙林、小酌时光、舒醺、吾调为重点的果露酒品牌。

  专业技术包括:公司拥有中国酿酒大师、中国首席白酒品酒师、国家级白酒评委等国家级行业领军人物41人,省级骨干人才70人,市级中坚人才300余人,酒类技术技能人才4000余人组成的人才梯队。五粮液产业园区内建有中国轻工业浓香型白酒固态发酵重点实验室、国家白酒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国家酒类品质与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白酒分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及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公司现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及中国质量协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等多个国家级专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品牌价值有2020年,五粮液品牌位居全球品牌价值500强第79位、世界品牌500强第272位、亚洲品牌500强第37位、中国品牌价值100强第3位。

  着眼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牢记弘扬历史传承,共酿和美生活使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带头倡导和践行碳中和文化,以创建零碳酒企零碳园区为目标,推进能源绿色化、资源低碳化,打造行业领先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滨江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湿地公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保护和环境治理,被评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设立五粮液慈善基金会,积极投身抗震救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教育助学、拥军爱军等社会公益事业。作为中国酒业协会酒与社会责任促进工作委员会轮值主席单位,积极倡导适量饮酒、快乐生活,广泛宣传非成年人不得饮酒,反酗酒、反酒驾,鼓励消费者健康饮酒、理性饮酒,先后荣获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中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金鼎奖社会责任百强企业等称号。

  抗击疫情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形势下,五粮液是湖北省外最早援鄂的酒企,也是行业内最早复工复产的企业。2020年疫情期间,五粮液累计捐款9200万元,荣获2020我喜爱的中国品牌,成为品牌战疫经典案例的唯一白酒品牌。

  乡村振兴

  长期以来,五粮液始终将帮扶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切实推进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提升和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助力乡村振兴和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明天,立足对口帮扶地区资源禀赋和不同需求,按照公司投入、专业运营、贫困群众共享的帮扶思路,把公司经营治理的思维贯穿帮扶过程,将市场理念融入扶贫血脉,坚持党建引领,以产业帮扶为核心,围绕农业基地化、工业商品化,打通供给链和需求链堵点,加强帮扶地区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建五粮液+特色产业+村资公司+消费市场+农户的特色帮扶模式,与贫困群众共同绘制美好生活蓝图,全力助推帮扶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先后荣获国务院扶贫办企业精准扶贫综合案例50佳社会组织扶贫案例50佳、四川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先进定点扶贫省直单位最具爱心捐赠企业,中华慈善总会全国慈善会爱心企业,人民日报社精准扶贫能力建设模式推荐案例奖中国精准扶贫优秀案例,人民网第十二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年度扶贫奖等殊荣。

  爱心助学

  公司先后捐建了五粮液玉树县结古希望小学、兴文县五粮液希望小学等10多所中小学,并在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院校设立教学基金。

  抗震救灾

  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鲁甸地震、九寨沟地震后,公司第一时间组织抗灾车队和抗震医疗小组,将食品、药品以及受灾群众急需的御寒物资运往灾区。

  国际步伐

  中国白酒国际化,是白酒行业研究已久的课题。五粮液的国际化起步早,早在1915年就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扬名海外,至今已走过了百余年。

  以用筷子的市场为跳板

  五粮液进军海外市场,首先瞄准的是东南亚地区。亚洲大部分国家都深受中国儒家文化思想,这些国家的饮食风俗也跟古代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凡是在用筷子吃饭的国家,一提中国白酒,都会得到当地民众的认可。因此,五粮液国际化策略是以香港为跳板撬动亚洲市场,以亚洲市场为跳板撬动国际市场。目前,五粮液已在亚太、欧洲、美洲等多地设立国际营销中心,产品直接销往国外56个免税店,分销业务覆盖100余人国家和地区。

  飘香世界的一张中国名片

  近年来,五粮液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主动与国际接轨,深度融入世博会、东博会、进博会、APEC、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重大经济文化交流平台,牵头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名酒联盟,成功举办和美中国文化盛宴、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等活动,积极传播好五粮液品牌文化、讲述好中国白酒品牌故事,不断向世界展示新时代的中国白酒形象,让以五粮液为代表的中国酒,与中国车、中国桥、中国网一道,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1915年,五粮液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崭露头角之后,相继在世界各地获得国际金奖48项。1963年,五粮液首次参加全国评酒会,以第一名的成绩位列国家名酒之首,并于1979年、1984年、1989年多次荣获国家名酒称号。1990年,五粮液酒厂荣获国家质量管理奖,并于2003年、2011年五粮液股份公司先后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全国质量奖,是白酒行业内唯一三度荣获中国质量权威奖项的企业。1991年,五粮液在首届中国驰名商标消费者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弛名商标。1993年,五粮液酒厂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状;被国家环境保护局评为全国环境保护先进企业。1995年,五粮液酒厂荣获中国酒业大王称号,是白酒行业内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1999年,五粮液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并于2005年、2009年、2011年、2015年、2017年、2020年连续六届荣获并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005年,五粮液地穴曲酒发酵窖池的古窖泥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五粮液集团荣获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2006年,五粮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授予中国首届中华老字号称号;被认定为中国白酒浓香型代表。2007年,五粮液集团荣获食品工业科技进步优秀企业六连冠特别荣誉奖。2008年,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粮液集团荣获中华慈善奖中国最佳诚信企业。2012年,五粮液老作坊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五粮液集团荣获第七届中华慈善奖。2013年,五粮液老窖池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五粮液集团荣获中国绿效企业最佳典范。2017,五粮液集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五粮液窖池群及酿酒作坊被评为国家工业遗产。2020年,五粮液入选中欧地理标志首批保护清单。2020年,五粮液荣获亚洲质量最高荣誉的亚洲质量网组织(ANQ)亚洲质量卓越奖。

  企业使命:弘扬历史传承,共酿和美生活。企业愿景:致力于基业常青的美好愿望,努力打造健康、创新、领先的世界一流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快速发展。企业核心价值观:诚信为先,品质为纲,匠心智造,传承创新。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为消费者创造美好,为员工创造幸福,为投资者创造良好回报。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和谐包容·美美与共。企业精神:坚守初心,求真务实,创新求进,永争第一。24字传统作风:老老实实、一丝不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坚韧不拔、持之以恒。

  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Sichuan Yibin Wuliangye Group Limited)。成立于1998年4月18日,总部地点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经营范围包括:酒类产品及相关辅助产品,投资及投资管理、资产管理、企业管理服务,公司类型是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品牌内涵是天地精华、民族精神、世界精彩,年营业额达1211亿元(2020年),员工数有近50000人(2020年),上市市场有深圳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是000858五粮液、600793宜宾纸业,注册资本有10亿元。

有用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