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8位海外艺术家手中的大运大师公益椅竟是这样诞生的

  从4月27日起,一场盛大的成都大运公益大师椅特展在成都IFS七楼的雕塑庭院向市民开放,21位来自海内外音乐、雕塑、绘画、装置设计等多领域的艺术大师联手为成都大运奉上了一份诚意满满的大礼——21把形态各异、材质不同,蕴含艺术表达的大运公益大师椅。其中,8位来自海外的艺术家,也以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参与到这场盛会中。他们如何理解成都大运会,又在作品中包含了怎样的巧思?一起来看看吧!

  KPF建筑设计师Andrew klare通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成都本土文化,创作了作品《Energy of Chengdu》。该作品外形犹如一个波浪起伏的圆环,在Andrew klare看来,世界以环为初始延展开来。而封闭环的设计,则勾勒出聚能的意象,一次比赛,一场盛会,让世界各国在成都团圆和融合。成都周围山脉的轮廓被演绎成起伏的线条,另一个重要的元素是河流的曲线,在这个作品中可以看到两者的平衡与融合。Andrew klare认为,该作品的内外双重性设计蕴含平衡概念,椅子的设计是封闭的环,一是为了创造内在的空间价值,也为了来成都游玩拍照或是让共享大运时光的人们坐下体验片刻时光。

  在材质上,Andrew klare从成都的竹文化出发,把竹子演绎成有层次的竹胶合板,并用CNC技术来确定形状的范围,进行立体切割。这个设计非常有意思,希望成为大运会的一部分。

  

  

Andrew klare《Energy of Chengdu》

  当椅子遇上摄影作品,会有怎样的奇妙化学反应?任教于美国Crafton Hills College的艺术家 Chenghung CHEN创作的《Frozen in time, Moments captured》就做了这样一个大胆的尝试。据她介绍,为了设计该作品,她对成都景观和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并发现当代成都的景观在新旧之中有交融。因此,她的作品折射出成都摩天大楼的抽象轮廓,并运用中国古代格栅结构,将现代高楼和传统元素相互结合,体现了多重文化的交融。

  而在整体的设计上,她又紧紧扣住大运LOGO的U形,这个形状最本质地反映了‘联系与结合’。五湖四海的学生来到成都参加大学生运动会,联系在一起。赛事结束后,他们会离开,但是这些时光,画面和感情将会被捕捉在心里,成为美好的记忆,Chenghung CHEN介绍。

  

  

Chenghung CHEN《Frozen in time, Moments captured》

  两个极简的大运LOGO的U,一碰撞就可以变身成一把椅子。这样的设计来自Mis Architecture建筑事务所,该事务所的设计师Christopher Pierce介绍,设计灵感来自于佩德罗·坎波斯之家的一个场景,这个场景美丽且有造型的形式,可以打造出令人惊叹的光影效果和正反体验感。另一设计师Jo Vatisse 介绍,成都大运会的标志给予我们灵感,我们找到了两个重要元素,并被重新组装运用成椅子的设计的一部分,只是反转了‘坐’的方向,他说,这种设计需要平衡竖向与垂悬建筑学力学。而在制作上,是一个对不同材料运用改造的过程,我们希望在两个u之间的结合部分不用钢材,而使用叠层压合橡木进行支撑,让整个椅子像‘阔叶树’,又让它有了‘飞翔’的感觉,Chris Matthew补充道。

  

  

Christopher Pierce《ONE FOUR SIX》

  木材作为制作椅子的原材料,那么木质品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灰烬呢?在艺术家手中,也可以将其变废为宝。ACSA建筑学院协会杰出教授、G.Truman Ward建筑学教授、国际建筑妇女中心档案馆(IAWA)主席Donna Dunay设计作品《Four square 》,将16段灰烬原木层压合在一起形成一个4x4的捆绑束,让坐在椅子附近人的距离更近,同时也可以保证其私密性。在椅子的设计上,还预留了可以插入大运会会旗旗杆的孔洞,增加大运氛围。

  

  

Donna Dunay《Four square》

  FAIA 美国建筑学会荣誉会员、ACSA 建筑学院协会杰出教授Robert Dunay,以作品《Eluceo》向成都大运会徽致敬。每个座位单元由可以变化长度的5厘米灰木板组成,每一块木板由四组木材组成,并相应绘制了成都大运会标志的颜色。‘Eluceo’在拉丁语中,代表着发光和闪烁,座椅里设施的LED灯带,让其夜晚,也能熠熠发光

  

  

Robert Dunay《Eluceo》

  一把椅子不仅能够满足大人和孩子不同身高的需求,同时,还将成都元素发挥极致,这样的设计来自伦敦资深艺术家Raksha Patel所带来的作品《Bamboo Shoot Chair》。我居住的伦敦南部有非常多的竹林,这让我自然而然想到了和成都的联系,他介绍,自己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竹子和熊猫。椅子外形就像竹枝,大一点的叶片是为成年人设计的,而稍微短一些的部分则是为儿童设计的。高低的区别,也让大人和孩子都能舒适享受坐下来的休闲时光,此外,设计的长凳座位和叶荫有许多的沟纹,像竹叶上真实的沟槽一样。这些沟槽都能让水从树叶上自由流下,保持树叶的清洁。

  

  

Raksha Patel《Bamboo Shoot Chair》

  著名艺术家、设计师、导演、斯博莱托美术学院院长、意大利骑士勋章授予者Silvio Cattani带来的作品《罗盘椅》,他使用竹子来制作椅子的底座,这来源于中国文化,特别成都文化,他说,为了让人们在坐下的时候能够享受探索的快乐,他将圆形图案设计到作品上,这些图像就像一个游戏一般等待被人发现。其靠背形如树叶,成都这座公园城市,树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因此我将它用于我的作品中。

  

  

Silvio Cattani《罗盘椅》

  视觉艺术家、雷兰德兹大学名誉艺术教授Snezana Petrovic的作品《Panda in equilibrium》的灵感来自《易经》、熊猫以及安顺廊桥。《易经》的‘六角形一’象征持久与力量,而翻开肚皮的熊猫是具有安全感的表现,安顺梁桥则连接古今,因此,她在设计中用大运会的U性logo演绎成椅子的底部,大运会标志的放置是在座位区域与熊猫身体的丹田区域相对应,象征连接到能量中心。选择水曲柳木作为材料,因为它代表着治愈、激情、发展,同时还有非常强的可塑性。

  

  

Snezana Petrovic《Panda in equilibrium》

  怎么样?这些设计的寓意,你都猜到了吗?本次展览还在持续中,赶紧来成都IFS七楼的雕塑庭院打卡吧!

  据悉,本次展会以I am here, 椅靠梦想为主题,这与成都IFS全新品牌形象I am CHENGDU I am HERE不谋而合。据悉,成都IFS积极与来自全球的优质资源跨界合作,同时与租户策划创意工作坊,成功举办超1500场活动,保持与市民的情感连接。本次的展会,也是以艺术为媒介,与市民进行对话的一次尝试。成都IFS相关负责人表示,IFS将以全面焕新的品牌形象出发,将持续为城市创造价值,探索数字化赋能实体商业,让艺术、文化、生活与商业在此融合生长,为追求品质生活的消费者构建美好生活新方式。

有用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