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城市比喻成一台机器,那么,成千上万的城市守护者就是这台机器的一个个“螺丝钉”。这些“螺丝钉”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履行自己的职责。正因为他们默默地付出、静静地守护,才使得城市有序运转,百姓安居乐业。
深夜,泉州丰泽交警大队铁骑队队员们换上全套骑行装备,开始了当晚的路面安全巡查与定点设卡酒驾盘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护士陈惠凝开始点滴确认、床铺打理、回复疑问、执行医嘱;泉州市公路局路网中心的值守人员郭达娜刚上完小夜班……
“我们的白天从夜晚开始。”在城市守护者群体里,有一群人经常出现在黑夜之中,在每一个夜晚、凌晨,甚至天亮之时,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虽然又苦又累,但丝毫没有懈怠,因为使命在身、责任在肩。这群人中,有警察、医生、护士、执法人员、消防员、环卫工人、养路工人等等,我们称之为“城市守夜人”。
22∶00,“你好,这里是交警。”傅梽辉是泉州交警支队丰泽大队事故组的一名民警,他在接听事故组接警台的电话。在事故组,大家每三天就会轮值一次24小时的班,有时下班前会接到事故处理任务,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傅梽辉告诉记者,在节假日出行高峰期,一天甚至会有百余起警情。
多少个夜晚,泉州交警支队丰泽大队民警们设卡临检,查处酒驾。夜间设卡检查有时也伴随着危险,“经常会遇见不配合检查甚至暴力闯关的人,但只要查处一起酒驾,就可能挽救一个甚至好几个家庭,再危险也必须有人干”。
据统计,2018年泉州全市交警共查处涉酒案件15200起,其中饮酒10337起、醉酒4863起,全市因酒醉驾引发的死亡事故占全年死亡事故的4.82%。
“我希望每个司机都能做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我们交警将24小时守护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丰泽交警大队秩序机动中队民警苏健如是说。
22∶30,很多人已入睡,泉州市公路局路网中心的值守人员郭达娜刚上完小夜班,对于郭达娜来说,这个点下班已习以为常。最辛苦的大夜班要从晚上10点半值守到早上8点。“有时候值大夜班,整栋楼就我一个人,刚开始有点害怕,现在习惯了。”郭达娜告诉记者,不管值白班还是夜班,都必须保持十二分清醒。“在岗期间,除了要实时监控视频里的路面情况,还要注意接收传真、接听群众来电等。”
泉州市公路局路网中心于2015年9月开始运行,除了市局路网中心,泉州还设立了9个分局路网中心,主要职责是路网监控、应急处置和接听96330热线小时三班轮值制度,一旦发现情况,他们会立即反映给对应的分局路网中心,再由分中心传达至对应的公路站,作出相应的处理。
平常路网中心一天会接到十几条外部信息,台风暴雨天几乎翻倍增长,群众会拨打热线反映路段积水、滑坡、塌方、泥石流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及时解决。
“虽然我们没有在一线,但有情况发生,尤其是汛期时,我们的精神同样高度紧张。”路网中心值守班长石晶说,“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的工作就是确保公路畅通无阻,为群众出行方便提供服务!”
分分秒秒争夺守护生命前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护理站里,护士陈惠凝和同事正在值守大夜班。点滴确认、床铺打理、回复疑问、执行医嘱……每一次通宵坚守,陈惠凝都重复着同样的事情。
4∶50,一阵响亮的电铃声划过夜空,消防员们迅速整装完毕准备驱车赶往现场。凌晨的晋江安海街头几乎没有人和车,消防车的警报灯在黑暗中显得格外醒目。这只是消防工作中日常的一幕。
5∶00,泉州刮了一夜的风终于渐渐减弱,环卫女工李斯斯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转运垃圾。她每天早上5点就会换上工作服,开始协助其他环卫工人将垃圾转移到运输车上,做好登记,清洁运输车辆,最后清洁转运站。